牛二毛畢竟是專業的廚子,揉饅頭的速度比知夏都要快不少,兩人合作,不用多長時間,七十個胖乎乎圓滾滾的饅頭就做好了,整整擺了五個蒸屜。
二次醒發之後開始上鍋蒸。
辰時剛過,鍋裡的饅頭蒸好了,苞穀特有的香氣在廚房裡飄散開來。
知夏揭開蒸籠上蓋,迫不及待往蒸鍋裡看去,饅頭蒸的又大又圓。
“呀!成功了。”
為免饅頭全部端出去會變涼,她先端了上麵兩屜子往外走。
林寄明遠遠的望見女兒從廚房出來,忙上前接過她手中滾燙的蒸籠。
“喊我一聲就行了,萬一燙到可怎麼辦?小姑娘家家的,也不知道愛惜些自己。”
知夏麵上帶笑。
“我尋思自己能搬得動,就沒喊爹。”
林寄明端著蒸屜大步往外走,“往後這種事記得喊爹來幫忙,爹不在就喊你大哥,咱們家還有這麼多大男人在呢。”
聽著老爹這番話,知夏感動的稀裡糊塗,她小跑著跟在林寄明身後。
“以後知道啦,爹最好了。”
饅頭被放在簷廊外新搭的灶台上,灶台才修好,現在還不方便開火,知夏便又讓林寄明去廚房給她提了小半桶開水倒進鍋裡,讓蒸籠中的饅頭不至於冷的太快。
再將之前用布袋分裝出來的苞穀麵,十斤和二十斤的都有,擺上了身後的貨架,還在灶台上也放了兩包。
準備工作做好之後,趁著這會碼頭還有幾個人,知夏開始叫賣。
“饅頭,香噴噴的玉米饅頭,快來嘗嘗啊,一文一個,好吃實惠,一個頂飽。”
新街這邊飯館、酒肆、茶館、客棧最近開了不少家。
布莊、首飾鋪子、胭脂鋪子也相繼開起來了,東西賣的都不便宜,客人也並不多。
林家食鋪開業在這條街算早的,東西也實惠,生意相對來說還算不錯。
知夏的叫賣聲一響起,鋪子裡幾個圍坐在桌旁說話的男人們便往外望去。
“這不是剛從鋪子裡出去的小姑娘嘛?”他們看向五福,“那玉米饅頭也是你們家的?可否給我們上幾個?”
五福往窗外望去,正好能看到站在外頭叫賣的知夏。
想著外麵是賣,鋪子裡也是賣,並不妨礙。
“要幾個?廚房應該還有,我這就給幾位去拿。”
其中一人環視了一圈桌上的同伴,“我們這裡總共五個人,先來五個嘗嘗。”
“好嘞,幾位稍等。”
五福說完,跑去廚房給幾人端了五個圓滾滾的饅頭擺上桌。
“幾位慢用,這饅頭是用白麵和玉米麵做的,要是覺得好吃,我們還有玉米麵賣,隻要五文一斤,比白麵和糙米都便宜呢。”
幾人一聽,麵上略有些詫異。
“還有這樣的好事呢?”說著,紛紛從盤子裡拿起金黃色的饅頭嘗了嘗,彆有風味。
一人邊吃邊說,“這饅頭雖然沒有純白麵饅頭那麼軟乎,但個大紮實,比家裡的窩頭味道好多了。”
這幾個男人都是莊戶出身,也是生活所迫,這才在碼頭當起了船工。
比做小工強一些。
不過船上夥食差,所以每隔幾天,船靠岸的時候,他們便會拉著幾個弟兄到不遠處的食鋪吃點東西。
這裡的吃食不僅味道好,還實惠,掌櫃小廝人也和氣,他們不是第一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