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鬆祥哈哈笑著。
“知夏說的對,咱們以後隻會越來越好。”
趙玉珍在一旁說,“等會吃完飯,大哥二哥帶兩條魚和幾十個饅頭回去,爹娘應該也挺長時間沒吃過魚了。”
趙鬆全望著她。
“你這隔三差五的讓我們給爹娘帶點,家裡吃的用的,都比以前好太多了,每次帶點東西,爹娘總要念叨。”
趙玉珍笑著說,“之前我們家困難的時候,爹娘大哥二哥和鬆武沒少幫襯,現在我們家日子好過了,總不能我們吃香喝辣,讓爹娘吃糠咽菜吧?回頭村裡人家還不知道要怎麼編排我呢。”
趙鬆全本就長的粗獷,聽了趙玉珍的話,橫眉一豎。
“我看誰敢!”
“當著咱的麵是不敢,可背地裡咱也管不到啊。”趙玉珍說,“再說兒女孝敬爹娘天經地義,往後我給啥,大哥二哥隻管帶啥。”
趙鬆全有些慚愧。
“妹妹這樣,倒顯得我們幾個當哥哥弟弟的沒用了。”
“誰說的?”趙玉珍並不認同他的觀點,“我們家能有現在的家業,可離不開大哥二哥和鬆武的支持,我家裡事多,沒功夫去他們跟前伺候,還得你們多上心呢。”
趙鬆祥將嘴裡的魚骨頭挑出來。
“照顧爹娘不是我們應該做的麼?不用妹妹叮囑,我們也會將爹娘照顧好的。”
知夏一邊啃饅頭,一邊看著娘和兩個舅舅說話。
突然冒出了一個主意。
“大舅,大表兄最近在忙什麼?”
趙鬆全不知道她為何會突然提到自家大兒子。
“也沒忙啥,這不農忙過了,在家陪著兒媳婦和孫子麼。”
“如今小侄子也已經滿歲了,他想不想出來做點啥?”知夏問。
趙鬆全一臉莫名的往趙玉珍的方向望了眼,轉而又看向知夏。
“你這裡有活要派給他?”
知夏說這話之前,既沒跟趙玉珍商量過,也沒跟她提過,望著趙鬆全看過來的眼神,趙玉珍也是一臉茫然,同樣疑惑的望向知夏。
“我這裡目前沒有合適的活,就算有,也得明年了。”知夏望著他,“我是這樣想的,咱鎮上老街的豆腐生意不是還不錯嘛,老街現在一天至少也能賺個四五百文,小侄子滿歲了,家裡又有人看著,豆腐的手藝大舅二舅也都有,不如做一些讓大表哥每天帶點去縣城賣。”
“這怎麼行?”
趙鬆全想也不想就拒絕了。
“這手藝是你們自個兒的,你要說讓你表兄幫你們看鋪子攤位還行,我們拿來做買賣算怎麼回事?”
趙玉珍一尋思,幾個哥哥嫂子和侄子侄女雖然在自家乾活,一個月工錢三百文五百文的,目前九個人中,四個五百文,五個三百文,一個月三兩五錢,一年到手也就四十二兩。
這筆錢對於他們來說,確實不少了。
不過幾個兄弟家裡孩子多。
眼下就趙原成了親生了孩子,今年又給大哥家的老二和二哥家的老大說了親,等到明後年還得辦喜酒,接下來還有五個孫子孫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