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清楚,這報紙一旦傳遍拉賈斯坦邦,拉維的聲望會像滾雪球一樣膨脹——低種姓會把他當成“救世主”,甚至連一些開明的刹帝利都會稱讚他“大義”。到時候,彆說阻止他聯姻,就算巴爾拉姆家真的告到種姓協會,也隻會落個“心胸狹隘”的罵名。
“不過父親,我已經聯合曼普爾、阿傑梅爾縣的糧商,把糧食價格抬上去了,大米和糙米的價格都漲了三成。還都設置成了‘暫時缺貨’,這樣應該可以逼那些想捐糧的吠舍知難而退。”
阿倫說道。
“太遲了!”克裡希納歎了口氣,“你以為那些吠舍富商缺這點錢?他們缺的是婆羅門親家的身份!隻要拉維點頭,就算糧價漲十倍,他們也願意買!”
“父親,那怎麼辦?這樣下去,夏爾馬家說不定不僅能還清欠我們家的錢,還會……”小兒子維克拉姆問道。
維克拉姆的意思很簡答,擁有如此聲望的拉維,還擁有了豐厚的財力,以後怕是有趕超他們家的勢頭。
克裡希納麵目陰沉,沉思良久後,他嘴角露出陰險的冷哼。
“放心,夏爾馬家翻不起風浪。他們家的神廟,我要定了!”
說完,他又拿起電話,撥通了一個號碼。
電話裡,克裡希納跟對方溝通了良久,等電話掛斷後,克裡希納臉上已經掛上了誌得意滿的笑容。
“潘迪特,你有個好兒子,但是,你們夏爾馬家完了!”
望著屋外的黑夜,克裡希納眼中閃爍著陰狠的光芒。
……
另一邊,巴塞爾鎮。
毗濕奴神廟外的粥棚,持續了一天的施終於進入尾聲。
此時,難民人數正式突破了一千人,並且陸陸續續還有許多揭不開鍋的人聞訊趕來。
這兩年拉賈斯坦邦大旱,再加上國家麵臨經濟危機,許多家庭都失去了抗風險能力,稍微遇到點困難,就有可能吃不起飯。
拉維並沒有去一一篩選究竟誰是真正的中東遣返難民,誰是附近鎮子的乞丐。
反正最終這些糧食,都由“榜一大哥”買單,聚集的人越多,他獲得的聲望就越足,因此他也樂意見到難民人數增多。
不過,看著臨近天晚,神廟外的人數不僅沒有散去,反而有增多的跡象,拉維還是覺得有些不對勁。
“老爺,少爺,我打聽過了,人越來越多是因為周圍鎮子的糧價全都漲了。”
巴布這時匆匆從神廟外走進來,朝著拉維和潘迪特躬身道。
“漲了多少?”
拉維問道。
“有的漲了三成,有的漲了五成!”巴布臉上的皺紋糾在一起,歎了口氣道。
“這麼多?”
拉維和潘迪特對視一眼,怪不得難民越來越多。
按照這個糧價走勢,吃不起飯的窮人怕是會越來越多。
“怎麼會突然漲這麼多?”
拉維皺了皺眉。
這樣下去,恐怕到明天晚上,他們就施不起粥了,這會影響他的計劃。
“拉維,應該是巴爾拉姆家搞的鬼。他們家本身就經營糧食,而且和周圍很多鎮子的糧商都有關係。”
潘迪特這時開口道。
“巴爾拉姆家?”
拉維恍然。
看樣子巴爾拉姆家應該是賊心不死,故意操縱糧價,想要阻止他們家施粥。
不過想通之後,拉維不禁笑道:
“父親,看來巴爾拉姆家是無計可施了。”
潘迪特也露出些許笑容,點了點頭:“我本以為,克裡希納會聯合其他的婆羅門家族對我們試壓,或者攛掇他鎮子上的信徒們來鬨事,誰知道都沒有。”
“你聯係報社是一步好棋。”潘迪特誇讚道。
拉維笑了笑,有拉賈斯坦時報幫忙宣傳,在沒有好處的情況下,周圍這些婆羅門家族誰也不想當出頭鳥來指責他。
至於攛掇信徒來鬨事,那就更不可能了。
他以高種姓的身份,幫助低種姓。低種姓的信徒感激他還來不及,怎麼可能來鬨事。
就算有個彆不開眼的,怕是剛開噴,就被神廟外那些難民們給聯手打死了。
“父親,這樣看來,至少在這批中東遣返難民解決生存問題之前,應該不會有重量級人物親自來針對我們了。”
拉維仔細思量後,分析道。
最近十年來,印度內部各種問題堆積在一起,原本占據絕對優勢的國大黨,逐漸失去了國會的多數席位,與其他政黨開啟了複雜的權力鬥爭。
再加上國際上海灣戰爭、美蘇冷戰等因素。
印度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經濟危機中。
這種情況下,大佬們更樂意見到夏爾馬家收拾拉賈斯坦邦的中東遣返難民,而不是揪著拉維娶了一個吠舍富商這種“小問題”不放。
至於像巴爾拉姆這樣的地方性“中登”,在媒體和輿論麵前,又不想當出頭鳥被高壓鍋一樣壓抑的民情衝爆。
所以夏爾馬家反而意外的安全了起來。
就算有人譴責,應該也是隔著十萬八千裡,在報紙上口嗨幾句,對夏爾馬家這種鄉下小地主來說,根本無關痛癢。
潘迪特看了兒子一眼,滿意的點點頭。
他覺得拉維確實長大了。
之前讓他感到焦頭爛額的四萬盧比債務問題,沒想到拉維能夠如此輕鬆的“借勢”解決。
不僅如此,還能在諸多複雜的情況裡,借力打力,獲得更高的利益。
這種眼界和手段,已經超出了他這個父親。
他很欣慰兒子的成長,也很期待,夏爾馬家在拉維的手中,能否獲得更大的成就。
就在拉維和潘迪特討論著接下來的步驟的時候,門口仆人又前來稟報,說有鄰鎮的富商攜厚禮前來拜訪。
拉維和潘迪特看了眼外麵幾乎已經快要落下地平線的太陽,相視一笑搖了搖頭。
這已經是第幾個了?都記不清了。
自從難民和鎮上的居民們將消息散播開來之後。
巴塞爾鎮上的商人,還有鄰鎮的商人,以及周圍大大小小的刹帝利、吠舍地主們,都跟聞著了腥味的貓一樣,紛紛帶著禮物前來拜訪。
有的乾脆直接把女兒都帶過來了。
拉維不想現在就跟他們“討價還價”,以免被他們和有心人當做是“坐地起價”,所以乾脆一個也不見,全都吩咐仆人先安排他們在神廟的偏房裡住下,等明天,更多的大商人趕到後,再統一集合起來“競價”。
那樣才能利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