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向文把事情經過說了一遍,再三叮囑大家小心行事。
尤其是,宋南星!
這丫頭,年紀最小,心眼最多,搞事最厲害,武力值最低,家庭地位還最高。
必須再三叮囑,耳提麵命!
宋南星還能怎麼辦?
當然是,積極認錯,死不悔改咯!
鑒於付卓那個不確定因素的存在,宋南星的逃跑計劃正式宣告結束。
年一過,宋南星隻能跟著宋大誌,包袱款款的回到了桃源縣,繼續她的坐診生涯。
一瞬間,宋南星覺得自己的命比黃連還苦。
從此,宋南星過上了在桃源縣和宋家村輪流坐診的日子。
宋南星那叫一個悔不當初。
要知道,距離宋立夏到桃源縣來,可是還有足足兩年半的時間,自己那麼著急乾嘛?
累得宋大誌放下手裡的活,陪她到桃源縣來坐診,把一家人活生生拆散在三個地方。
想想就虧的慌!
反倒是宋大誌,想得比較開。
在確定宋南星安全的情況下,還給自己找了個活計替縣城糧店的女店員曹二金搬糧。
糧店裡的售貨員一般都是男的,隻有頂替她男人工作的曹二金是個例外。
糧店的工作是個體力活。
需要拿著鐵皮製的大簸箕,彎腰從米或麵櫃裡一次蒯起一簸箕糧食二、三十斤)放到秤上稱,再倒進顧客的麵袋。
如果是買五十斤,就要蒯起兩次。一天裡要重複幾百次這樣動作。
如果隻是這樣,曹二金也能堅持堅持。
可送糧的汽車來了,售貨員是要去卸糧的。
一袋五十斤的麵還好說,那一麻袋二百斤)米,曹二金實在是扛不動。
男人折了一條腿,家裡兩個孩子等米下鍋,曹二金可舍不得這份工作,隻能找外援。
消息靈通的熊立誠,一聽到動靜,立馬想到了“老實本分”、又把子力氣、又缺工作的宋大誌。
兩邊一牽線,這事就這麼成了!
遠遠的看到運糧車,宋大誌就立刻上崗,肩膀上搭上白毛巾,一次性扛起的一袋米或者四袋同樣二百斤)麵,“嗨”的一聲小跑到店裡,整齊碼放到糧跺上。
按件計費,雖然錢不多,但現款現結,宋大誌也挺滿意。
空閒的時間,宋大誌也沒有閒著,伺候前後院的園子,箍木盆、木桶,去清江邊釣釣魚……
沒辦法,宋大誌不在家,工分絕對不夠吃用,隻能想辦法賺錢換工分咯!
宋大誌這個“一家之主”要臉,乾不出讓兩個兒子和閨女貼補家用的事兒。
雖然,他們賺的比宋大誌這個老父親多多了。
幾個孩子也不是那種不懂事兒的,賺的錢大部分都上交給了宋苗統一分配,隻留下了一點點“零花錢”而已。
隨著腰包越來越鼓,宋苗的底氣也越來越足。
眼瞅著家家戶戶都養豬,豬肉供應過剩,都開始動員鼓勵民眾,尤其是城鎮居民購買滯銷豬肉,宋苗立馬放棄了養豬吃肉的苦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