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文忠和宋大誌之間倒也沒什麼深仇大恨。
隻是,這趙文忠比宋大誌早入門幾年,本來是翠雲觀最小的弟子,頗受觀主和師兄弟的寵愛。
誰知道,觀主一朝出門,撿來了個孤兒宋大誌。比趙文忠年紀小上了兩歲,硬生生把小師弟的名號,和觀主、師兄弟的寵愛一股腦給奪了過去。
趙文忠怎麼能樂意?
從此,趙文忠視宋大誌為眼中釘,肉中刺,有事沒事就給宋大誌挖個坑。
趙文忠的腦子好使,但宋大誌的武學天賦頂尖。
一開始宋大誌輸多贏少,漸漸的卻也依靠師兄弟們的支招,跟趙文忠“打得”有來有往。
以至於兩個人湊到一起,就跟紅了眼的鬥雞似的。
宋苗第一次看到宋大誌這麼幼稚的一麵,眼珠子都快掉出來;趙文忠帶來的丘八們也沒有比宋苗好多少,下巴掉了一地。
隻有宋向文早就習慣了兩個人的臭德行,不鹹不淡的說道:“既然商量好了,那就趕緊行動起來。
畢竟,你們時間緊,任務重。
過了這村,可就沒這店了啊!”
趙文忠還能怎麼辦?
當然是,扛起鋤頭,跟著宋大誌上山咯!
水塘旁邊,密密麻麻的芋頭,隻是沒了翠綠的葉片和紫紅色的莖。
看趙文忠一臉的好奇,宋大誌難得大方的說道:“芋荷杆早就曬成了菜乾,放家裡了。
不過,你們可得注意著些,我可不想被人盯上。”
趙文忠扭頭看了一眼胡三。
胡三乾笑道:“你們峰山大隊天遠地偏,宋兄弟的成分也好。”
宋大山就花了五十斤紅薯乾,就換了個媳婦回來,正準備分了糧就辦酒席呢!”
他家可不止五十斤紅薯乾!
宋大誌的話,趙文忠本沒有放在心上,直到他們挖完芋頭抬上車,轉身去搬宋向文和宋大誌兄弟倆給趙文義準備的物資,趙文忠才知道宋大誌的擔心並不是空穴來風。
三百多斤的橡子麵,一大袋葛根粉,一大袋蕨根粉,四袋菜乾,兩筐小魚乾,一筐肉乾,再加上他們自己挖的兩筐芋頭,和宋向文、宋苗辛辛苦苦給他們醃好的狼肉,幾乎堆滿了卡車後麵的車廂。
要不是夜深人靜,宋大誌家又是獨門獨戶,再加上車上有棚遮著。
就他們那架勢,估計明兒個就會有人來割宋大誌家的尾巴。
趙文忠看著那一堆物資,皺了皺眉頭。
“都讓我們搬走了,你們吃什麼?”
宋大誌嘖了一聲。
“你看不起誰呢!
靠著大峰山,還能把我給餓死?
倒是你,趁著天黑人少,趕緊把東西送回去,免得狼肉給放臭了。”
趙文忠還想說什麼,卻被宋向文打斷了。
“行了!
生產隊裡吃大鍋飯,雖然吃不飽,但也餓不死。
等到十月挖紅薯,分了糧,再撿點青崗子,這日子也就這麼混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