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交流學習!
宋向文打什麼小九九,鄭遠成還能不清楚?
正巧軍醫院忙不過來,鄭遠成還沒有找到合適的“教授”人選,宋向文就自投羅網,鄭遠成當然不會放過他。
在這個藥品匱乏的年代,能配發給這些農村醫療工作人員的,通常隻有紅汞、碘酒、阿司匹林等有限的藥物。
靠這些治病救人,根本不現實。
與其讓他們學西醫,還不如跟著宋向文學點中醫,去山裡麵找點草藥,跟著宋向文學點針灸,作用肯定大得多。
一向老謀深算的宋向文,就這麼被趕鴨子上架了。
被迫走馬上任的宋向文,第一時間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農村醫療工作人員,必須在農村就地選拔;要能認字,有一定的閱讀寫作能力;要家庭出身好,思想覺悟高,勞動積極;要優先從農村土醫中選拔。
標準?
宋南……
趁著最後一個字還沒有從宋向文嘴裡禿嚕出來,鄭遠成一把捂住了宋向文的嘴。
以宋南星為標準,這培訓班就不用開了。
“上級的要求是:
初步了解醫療知識。
在廣大農村地區普及愛國衛生知識、除“四害”。
同時緩解鄉村缺醫少藥問題。
另外,來的都是農民,他們不能脫產,培訓期越短越好。”
宋向文瞪了鄭遠成一眼,毫不留情的拍開了鄭遠成的手,瞪了他一眼。
“怎麼短?三年夠不夠?”
鄭遠成蹙著眉頭,艱難的開了口。
“上麵希望的是,三個月!”
宋向文一聽這話,差一點跳了起來。
“三個月,能乾嘛!”
培養一個醫生不光要有醫學知識,還要有臨床經驗。
彆的不說,就宋南星小朋友,博聞強記,三歲就能背湯頭歌,四歲就跟著宋向文學把脈、辯證,可現如今六歲了,還沒能獨立行醫呢!
如今,給他一群“半路出家”的半吊子,讓他三個月搞“速成”。
玩兒呢!
鄭遠成也知道這事兒不太靠譜,可上級發布的任務,他總不能當看不到吧!
“先教人體構造,傳染病防治和常見病的預防和治療。
指望他們能像大醫院的醫生那樣去給病人診治是不切合實際的,解決一些簡單的頭疼腦熱問題,減少傳染病的發生,就算立了大功。”
宋向文一聽這話,腦瓜子嗡嗡的。
現在就這麼個情形,明擺著根本沒有這麼多條件和資金來培養專業的農村醫療工作人員。
隻是,讓初中和高中畢業的青年,或是有點藥理知識的人,隻要學習幾個月時間,畢業後就能當醫生。
彆說宋向文覺得匪夷所思,就連鄭遠成都難以接受。
有救死扶傷,治病救人,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理念是好事兒,但醫生除了醫德,更重要的還是醫術啊!
隻是,上級的任務就這麼明晃晃的壓了下來,鄭遠成也沒有拒絕的權利啊!
喜歡穿到六零當團寵請大家收藏:()穿到六零當團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