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立誠看到小院裡麵又停了一輛自行車,那叫一個兩眼放光。
“小神醫,院子裡麵的自行車……”
宋南星頭也不抬,謊話張嘴就來。
“患者給不出藥費,抵給我的。可我也騎不上啊!”
熊立誠秒懂。
回去取了一百二十塊錢,騎走了院子裡麵的自行車。
打那以後,宋南星每隔十天半個月就能遇到“拿自行車抵債的患者”,熊立誠也多了一門營生。
皆大歡喜!
就是,宋立夏辛苦了些。
周末騎行二十多公裡,就為了把家裡的口糧、鹹菜給老父親和妹妹送過去。
也有那起子八卦的,巴巴的湊到宋立夏麵前,詢問宋大誌在城裡的情況。
宋立夏可是個“實誠人”,毫不猶豫的就揭了宋大誌的底,說他接了個替人扛包的活。
聽到宋大誌在縣城隻是替人扛包,不少心思浮動的人,瞬間歇了心思。
要知道,他們家不算宋向文,也有五張嘴吃飯,宋大誌在家每天賺十個工分,勉強還能糊嘴。
如今替人扛包,能賺多少?
夠不夠房租?
能不能補夠欠生產隊?
那可都說不一定。
他們可沒有一個當醫生的閨女安排住宿,貼補家用。
宋立夏在人情世故方麵雖然遲鈍了點,但也不是蠢到看不懂臉色的。
等他後知後覺的反應過來,忍不住心裡感慨道:
恨人有,笑人無;嫌人貧,怕人富。
都說山裡的野葡萄酸,可宋立夏卻覺得,野葡萄遠不及這群鄉親們酸。
宋立夏還沒有回家,宋大誌在縣城替人扛包的消息就傳到了宋苗的耳朵裡。
高巧春聽到這個消息,笑得那叫一個大聲。
“我還以為他去城裡過老太爺的日子去了呢,誰知道是去扛包的,還要家裡送口糧和鹹菜。
人家都是從糠籮兜跳到米籮兜,隻有他從米籮兜跳到糠籮兜。
真真是開了曆史的倒車!”
雖然宋苗早就知道高巧春是個什麼德行,但聽了這番話,還是氣不打一處來。
“我們當家的扛包,是為人民服務,他樂意!
不像有些人,肩不能挑,手不能提,不會還不學,妥妥的資本家大小姐做派。
也就是咱們村裡的鄉親們心眼好,要是換個地方,指不定會怎麼樣呢!”
高巧春的笑聲戛然而止。
甭管宋苗前麵半截是不是在逞強,但後麵半截卻是實打實的戳到了高巧春的肺管子。
便宜無好貨!
她隻花了十塊錢的彩禮,就解決了老大難兒子的婚姻問題,就必須麵對一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