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南星可不隻是這一手準備。
這邊剛投了舉報信,那邊已經聯係上宋向文,讓他出麵找校長,聯係跳級的事兒了。
聽說宋南星要跳級,宋小滿和江靖川可就坐不住了,紛紛表示要跟上宋南星的步伐,為她分擔一些羨慕嫉妒恨的目光。
這種“合理”的要求,宋向文還能怎麼辦?
就,答應唄!
一瞬間,班上三個尖子生全都要跳級。
麻修傑的天,塌了!
隻用這一次,宋南星也就認了。
可你反複引用的頻次,也太高了吧!
每每聽到那些從自己筆下流出來的“偉光正”言論,宋南星都有一種淡淡的社死感。
敏感如宋小滿和江靖川,第一時間察覺到了宋南星的不對勁,立馬就明白了過來。
從此,宋南星就多了一個被反複提及的黑曆史。
對於宋南星三人的跳級申請,校長本來是不想答應的,畢竟學校並沒有這方麵的先例。
可麻修傑的事兒擺在那兒,宋向文的態度又十分的強硬,校長見硬的明顯行不通,便拋出了一顆軟釘子跳級考。
沒想到,宋向文毫不猶豫的就替宋南星三人給答應了下來。
校長一看宋向文那胸有成竹的樣子,急忙召開了高三年級的年級會議,力求出一張難度最大的試卷,讓宋南星三人“知難而退”。
可結果卻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
他們傾儘全力出了九科試卷,數理化生四門人家三個人輕輕鬆鬆就拿了滿分。
至於剩下五科,一百分的卷子,人家就沒有一科低於了九十的。
彆說高三學生了,就連高三老師來了,也不一定能拿到這麼好的成績。
校長的軟釘子一點都沒有起到應有的攔截作用,倒是狠狠地紮了校長和老師的心。
等到麻修傑的事兒告一段落,宋南星三人已經成了準高三生。
這件事的優缺點都很明顯:
優點是,節約了兩年的時間和學費。
缺點是,征兵的最低年齡是十八,人家招工的條件也都是十八歲以上。但宋小滿和江靖川畢業的時候,卻隻有十六歲。
這兩年的“空窗期”,該乾什麼?能乾什麼?就成了宋小滿和江靖川最大的問題。
至於宋南星?
不存在!
根本不存在!
在哪兒不是給人看病呢!
可宋南星沒有想到的是,臨近寒假了,宋向文居然給她送了個需要帶診的短期培訓班學員過來。
宋南星想也不想的就拒絕了!
倒不是宋南星有什麼享樂主義,或者是藏私。
隻是優秀的醫生,並不一定是優秀的教授。
譬如,她,宋南星,就是“茶壺裡麵裝湯圓倒不出來”。
明明理論知識很豐富,實際操作也沒問題,但教書育人?
對不起!
辦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