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辦不到!
看著宋南星避之如蛇蠍的模樣,宋向文不厚道的笑了。
不過,人都要來了,宋南星不願意帶,宋向文隻能自己接過了這個擔子。
可帶多了宋南星這樣的天才,再帶喬靜這樣的女學員,宋向文突然間還真有點不適應。
宋南星能夠舉一反三的東西,喬靜卻要教上好幾遍,甚至還要分解成好幾步,一點點來。
偶爾想偷個懶,省略掉一些個不必要的步驟,喬靜卻會化身成為糾察員和十萬個為什麼。
宋向文不止麻煩,還心累。
理解了宋南星,成為宋南星,超過宋南星……
好不容易結束了帶診,宋向文送瘟神一樣送走了喬靜,一家子也該回去過年了。
和往年相比,明明隻是少了一個沉默寡言、沒有太多存在感的宋立夏,但大家卻總覺得,哪哪都不對勁。
而在軍營的宋立夏,心裡也不怎麼好過。
明明駐地就在同一個省,卻有家不能回的滋味,誰是誰知道!
五湖四海的“兄弟”聚到了一起,過年也肯定要互相遷就不是?
南方清明吃青團,立夏吃鹹鴨蛋,端午吃粽子,中秋吃月餅,立冬喝羊肉湯,春節吃年糕、湯圓,元宵節吃元宵;可北方過年過節的傳統項目就一個包餃子。
這也導致了部隊有個傳統節目包餃子。
出生在西南,從小吃紅薯、土豆和雜糧米飯的宋立夏那會這個?
當然,和宋立夏處境相同的,也不在少數。
所以,這一頓年夜飯,就成了災難現場。
有擀出來的皮奇形怪狀,什麼三角形的、方形的、多邊形的不說,還厚薄不均,中間厚得像鞋墊,邊緣薄得像紙,一碰就破的“地形圖”製造者。
有用力過猛把麵皮粘在擀麵杖上甩飛出去,貼在牆上、地上,甚至飛進水池裡的“飛盤”高手。
有特彆怕冷,為自己親手製作“餃子皮圍巾”麵皮粘在擀麵杖上取不下來,扯來扯去,拉成長長一條,像條怪異的白色圍巾)的“怕冷星人”。
還有擀皮時撒粉不夠,麵皮死死粘在案板上,強行揭起,扯下一層案板木屑的“案板殺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如果說擀麵鬨的笑話還不夠精彩,那包餃子環節絕對能夠大飽你的眼福。
既有把餡塞得太多太滿,根本封不住口,勉強捏上,一拿起來就爆開的貪心怪;也有把餡放得太少,包出來扁扁的,好似可憐兮兮的兩片麵皮的摳門大師。
還有因為捏不緊,不得不把邊卷起來、疊起來、甚至用牙簽戳住的“創意達人”;把餡裡的油沾到了餃子皮的邊緣,導致完全無法粘合,怎麼捏都散開,急得一腦門汗的“糊塗蛋”。
至於造型,那就更彆提了!
什麼根本立不起來,隻能軟趴趴地癱在蓋簾上的;什麼形狀怪異,完全不像傳統餃子,反而像極了餛飩、燒麥、包子,甚至完全無法形容的。
至於完全不會捏褶,包出來的餃子光禿禿的像個半圓或者月牙的,那都不算事兒,隻要不“露餡”,那都是矮子裡麵的將軍。
基於這些原因,煮出來的餃子也成了三部分:
一部分是炊事班、北方朋友和老兵們包的,白白胖胖的立在那兒,一看就有食欲。
一部分是新兵們包的,雖然歪瓜裂棗,但好歹還有個餃子樣。
最後一部分,都不能說是餃子,隻能說是“片兒湯”,湯裡飄滿了肉末、菜葉和餃子皮。
炊事班可沒有浪費,直接加了調料,硬生生給端了出來。
看著那一鍋“片兒湯”,不少人南方的新兵蛋子都紅了臉。
宋立夏也是其中一個。
這也導致了,宋小滿入伍的時候,宋立夏想了半天,才想起這麼一句囑托,就是讓他在家多練練怎麼包餃子。
喜歡穿到六零當團寵請大家收藏:()穿到六零當團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