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時四刻(下午四點),福寧殿。
書房之中,趙世安親筆手書的“隨園四句”掛在最醒目的位置。
官家和趙世安正在下棋,因為簽到係統的存在,趙世安現在的棋技堪比阿爾法狗,所以他可以讓官家贏得不留痕跡,自己敗得從容體麵。
“嗬嗬嗬...”又落了一手決勝的妙子後,官家輕聲笑道:“你倒是沉得住氣,不問問你那嶽父的情況嗎?”
趙世安放下手中的棋子,拱手崇敬道:“不是臣沉得住氣,而是官家給了臣底氣!官家繼位以來,皆以寬厚仁善治國,大宋百姓誰人不知,誰人不曉!遍數古來仁君,未有如官家者!”
“仁君,嗬嗬嗬...”官家自嘲一笑,苦澀道:“那你說,朕這麼仁慈,為何老天讓朕無子呢?”
這個問題還真不好回答,就在趙世安思索該怎麼勸慰官家時,官家擺了擺手,意興闌珊道:“天意如此,為之奈何!如今朕無子已成定局,天下人都在議論立嫡立長,你認為該立嫡還是立長?”
趙世安又沉默了一會兒,才緩緩道:“定儲君人選,是天子之權,非臣下所能擅議,擅議者皆為僭越!臣以為,為人臣者,當忠君愛國,做個純臣,方是正理!”
“嗬嗬嗬,若天下人都有你這般清醒,朕的耳根子也就清淨許多了!”這個話題太過沉重,官家也不想多談,換了一個話題:“朕觀你那篇《財賦論》,通篇雖無變法二字,但字裡行間隱隱透著維新之意,是否?”
趙世安點點頭,緩緩道:“太宗年間,不算各種實物,天下歲入緡錢一千六百餘萬貫,兩倍於前朝,太宗以為極盛!其後,月增歲廣,嘉佑元年,天下歲入緡錢又增至三千六百八十餘萬貫!”
“可歲入越多,開支也越多,勉強維持平衡而已,每遇大災之年或有大戰事,則必入不敷出,需官家動用太祖太宗年間立下的內藏庫(封樁庫),方能解燃眉之急!”
“可內藏庫有限,終有用儘之時!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如此方能打破...打破...”
官家還是第一次看到趙世安這顧慮重重的樣子,剛才論立儲之事,他都未曾如此,他揮了揮手,一眾內侍宮女都退下了,然後溫聲道:“但說無妨!”
趙世安起身,拱手拜道:“如此方能打破那草創、興盛、鼎盛、衰敗、中興、再次衰敗、直至滅亡的大一統王朝周期律!”
這次輪到官家沉默了,好一會兒他才點點頭,認可道:“概括得倒也精辟!”
盛極必衰,自古使然,縱觀神州大陸,哪有不滅的王朝!說什麼千秋萬代,不過是自欺欺人罷了!
他當年之所以要發動慶曆新政,還不是看到了這盛世繁華之下的暗流湧動嗎,隻是遇到的阻力太大,他沒能堅持下去罷了!
官家在心中默默歎了口氣,輕聲道:“坐吧,你認為本朝是興盛還是鼎盛呐?”
“縱觀古今,立國百載能有如此國力者,當屬鼎盛!”
“嗬嗬嗬,也就說以後就要走下坡路了!”
“臣不敢妄言!”
“那朕再問你,導致這種周期律的根本原因是什麼?”
“有外因也有內因,外因有外在強敵、不可抗的天災...內因也有很多,如藩鎮割據、皇權旁落...但臣認為最關鍵的內因是日益增長的人口和有限土地供應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當這種矛盾累積到一定程度時,隻能通過戰爭來消滅人口,通過新王朝的建立來重新分配利益...”
...
坤寧殿,小廚房。
盛明蘭看著係著襻膊、熟練下廚的皇後,大眼睛瞪得圓溜溜的,這種畫風出現在母儀天下的皇後身上,怎麼看怎麼奇怪。
曹皇後把切好的蔥花放到一旁,笑道:“怎麼了,本宮會做飯,是件很奇怪的事兒嗎?”
“嗯嗯嗯...不不不...”盛明蘭先是誠實地點點頭,然後又違心地搖搖頭。
“嗬嗬嗬...”曹皇後捏了捏她嬰兒肥尚未褪去的臉頰,笑道:“我是皇後,可也是官家的妻子,妻子給丈夫準備飯食,不是天經地義的嗎!”
因為趙世安聲名鵲起,她對趙世安的媳婦也關注了一下,卻沒想到她是勇毅侯府的徐家姐姐養大的。
她們當年是閨中密友,出嫁前經常聚在一起投壺、捶丸、打馬球,如今故人日漸凋零,同輩人不多了,她思之念之,對盛明蘭也多了幾分親近。
“嗯嗯嗯...”盛明蘭有了明悟,越是高高在上的人,或許越向往那種普普通通的日子,因為那是他們很難得到的,因為難得,所以珍貴!
“你帶來的這些海鮮不錯,做海鮮粥吧,再清蒸一些!來,咱們一塊動手!”
“嗯!”
...
晚上,趙世安和盛明蘭陪帝後二人用過晚膳,然後他們也被“扣在”了宮中。
官家有心殺雞儆猴,趙世安和盛明蘭進宮擺明了是為盛紘求情的,要是把他們放出去了,還怎麼震懾那些不安分的,所以隻能“委屈”他們了。
不過官家開恩,讓他們見了一下被扣押的盛紘,盛紘被扣押在了前朝區國史院的偏殿之中。
提心吊膽了許久的盛紘,一見六女兒和六女婿,頓時熱淚盈眶。
天知道他這五六個時辰是怎麼過的,不僅沒飯吃沒水喝,就連想上廁所都沒地方。
趙世安看出了盛紘的窘境,和看守的班直求了情,盛紘這才得以外出方便。
等盛紘回來的時候,趙世安和盛明蘭已經為他擺好了一桌美味的飯食。
看著狼吞虎咽的盛紘,盛明蘭也是有些心疼,她父親雖說有這樣那樣的不好,可終歸是她的親生父親,見到他受苦,她這心裡也不好受。
吃過飯,盛紘詢問可探聽到他被扣在宮中的原因,趙世安和盛明蘭都說不知,趙世安是知道不能說,盛明蘭是真不知道。
盛明蘭讓盛紘寬心,若是有什麼大錯,官家斷不會留他們夫婦在宮中吃飯,更不會讓他們三人相見的。
盛紘也覺得有理,稍微安心一些,之後趙世安和盛明蘭便去了今晚安置的地方。
相比盛紘被軟禁在無人問津的偏殿裡,他們兩個就舒服多了,他們被安排在東華門附近的慶寧宮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