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孫衝出了趙國公府,坐上馬車,便朝城外疾馳而去。
長安城的街道上,車水馬龍,人流湧動,他們的目的地都是前往城外曲江池畔的芙蓉園。
…………
芙蓉園內,燈火如晝,人頭攢動。
芙蓉園的中央搭了一個高台。
高台上,七、八名當世大儒端坐其上,魏王李泰坐於上首。
“看來這場詩會的魁首又是子敬的囊中之物了!”涼亭內,封言道看著長孫衝微笑道。
封言道,隋末唐初宰相封德彝的嫡長子,尚唐高祖李淵第12女淮南公主李澄霞。
“是啊,子敬文采無雙,詩詞風流,近三年的七夕詩會子敬都是魁首,今年自是不例外!”淮南公主笑臉盈盈附和道。
“姑姑,姑父謬讚了!”長孫衝謙虛拱手。
接著,他看向坐在涼亭旁的永嘉公主李月問道:“姑姑為何獨自一人?姑父他去哪了?”
永嘉公主李月,唐高祖李淵第六女,駙馬竇奉節。
正值花信年華的李月,麵容豔麗嫵媚,身段豐腴玲瓏。
一雙秋水美眸,波光瀲灩,勾人心魄。
李月看著遠處的湖水,漫不經心的回道:“你姑父他去軍營了,沒時間!”
“哦,原來如此!”長孫衝點頭。
李月收回了目光,看向長孫衝,美眸眨了眨:“衝兒,長樂為何沒與你一同前來?”
長孫衝聞言,神色頗為不自然的回道:“長樂她身體抱恙,已經睡下了!”
李月點了點頭,沒說話。
很快,詩會正式開始。
在場的文人才子揮毫潑墨,一首首七夕詩,送上了高台。
高台之上的孔穎達、於誌寧、虞世南等一眾大儒看著送上來的詩詞,一個個興致缺缺。
“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這才是好詩啊!”孔穎達念完,感歎道。
“很難想象,此等佳作,竟然是一個毛頭小子所作!”於誌寧一臉感慨。
“這小子滿腹才華,卻不思上進,竟然賣詩掙錢,簡直有辱斯文,乃我文人之恥!”虞世南恨其不爭道。
“諸位夫子,平安他隻是急需用錢,才做了這等糊塗事!
如今他已痛改前非,他雖沒有來參加詩會,卻作了一詩一詞,托本王帶來為其正名!”坐於上首的李泰看向一眾大儒,開口說道。
“哦,這一詩一詞殿下可否拿出來讓我等品鑒一番!”孔穎達渾身一震。
其餘眾人也是滿臉激動。
李泰微笑頷首,從懷中掏出一張宣紙遞了過去。
孔穎達雙手接過,低頭一看,渾濁的雙眼頓時大亮:“好詩!好詞!兩首皆是經典傳世之作!”
一眾大儒見狀,紛紛圍了上來。
“給老夫看看!”
“給老夫一觀!”
“彼其娘之,誰踩老子的鞋了!”
“誠彼娘之非悅,誰踏馬扯老夫的褲子?”
…………
不多時,高台之上的一眾大儒亂作一團,怒罵聲不斷,甚至到最後拳腳相加,引得台下眾人紛紛側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