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大江憨厚地笑笑:“是弟妹讓買的,說給你們采買用。你們先忙著,俺還得把馬車送回家去。”他將牛車拴好,喂上草料,又回了牲口市,趕著新買的馬車回了黎家小院。
趙桂花和黎天佑見兒子趕著馬車回來,也是驚訝又歡喜。
黎大江簡單說明是弟妹讓買的,用於家裡代步。安頓好馬車,喂上馬,黎大江水都沒顧上喝一口,又匆匆趕往孫牙人的牙行。
到了牙行,孫牙人正好送走一位客人,見到黎大江,笑著迎上來:“喲,黎大兄弟,可是喬老板又有什麼吩咐?”他現在對黎家的人可是客氣得很。
黎大江按照喬兮月的交代,一板一眼地說:“孫牙人,俺弟妹請你得空去錦繡食肆一趟,她說有事要和你商量。”
孫牙人眼睛一亮,喬老板相邀,必定又是生意上門!
他立刻道:“有空有空!喬老板相召,孫某隨時都有空!我這就隨大兄弟過去?”
黎大江擺擺手:“俺弟妹沒說立刻,就是說請你得空去一趟。話俺帶到了,俺還得回食肆幫忙,就先走了。”
孫牙人連忙道:“好好好!多謝大兄弟跑這一趟。我稍後收拾一下便過去!”
再說喬兮月,在黎大江出去後,她回到食肆二樓臨時隔出的一間小賬房內。
趁著午市還未開始的空閒,她再次梳理了一下自己的思路和“家底”。
意識掃過個人信息麵板,那15張【忠誠卡】格外顯眼。
這才是她未來事業版圖最堅實的保障。無論是即將開業的家具鋪子,還是日益龐大的錦繡閣、小吃鋪和食肆,乃至她心中構想的“民生”計劃,都需要大量可靠的人手來管理執行。
村裡的鄉親們淳樸肯乾,做基礎工作沒問題,但缺乏識文斷字、有管理經驗和長遠眼光的人才。管理人員必須儘快配備起來。
還有車夫,家裡和鋪子都有了車馬,專業的車夫也得配上。
下人方麵,家裡如今寬裕了,活計也越來越多,兩位嬤嬤雖然得力,但畢竟年長,也需要添些年輕的侍女和小廝分擔雜務,讓老人家能輕省些。
子釗、嶼川開始讀書了,按理也該配個書童,既能陪伴,也能幫著打理書本文具。
采薇學刺繡,身邊有個小丫鬟伺候筆墨、傳遞東西也更方便。
喬兮月拿出紙筆,一邊思忖一邊寫下初步的計劃:
管理人員:15人。需識字、懂算數、有一定統籌能力。忠誠卡優先用於此部分人。可分配至各家店鋪擔任副手、賬房、采買、倉管等職。
侍女/女工:25人。年齡1320歲,手腳麻利,性情溫和。部分負責家中灑掃、漿洗、伺候小姐;部分可培訓後進入錦繡閣或食肆工作。
小廝/男工:30人。年齡1525歲,身體健康,老實肯乾。負責家中粗活、跑腿、護衛(初步)、店鋪搬運、協助管理等。
書童:2人。年齡與子釗、嶼川相仿或稍長,機靈懂事,略識些字,陪伴上學。
車夫:2人。經驗豐富,技術穩當,熟知路況,性格穩重。
看著這份清單,喬兮月仿佛看到了一個初具規模的“黎府”架構。
但她更深遠的想法,是等食肆穩定後,利用係統【民生】類目的知識,帶著黎河村的鄉親們搞些高產作物種植、家禽養殖改良、甚至是簡單的手工業。
讓整個村子都富起來,凝聚力更強,這才是最牢固的根基。到時候,朝廷的嘉獎下來,也是整個村子的榮耀。
她剛整理好思緒,樓下便傳來了夥計的通報聲:“東家,午時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