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三個人已經說定,接下來就是摩托車出南昌城的進賢門,直接前往吳村。
路上於班長倒是問了陳曉克如何加工,陳曉克隻能含糊說,自己家有幾台機器設備,因為之前戰亂沒有用,現在可以拿出來用了。
說到這裡,陳曉克就想著似乎可以在南昌城裡租一間院子,搬過來幾台簡單的加工設備,把現代的配件簡單加工組織一下,再給部隊。
這樣既可以偽裝成自己加工的,又可以給部隊提供部件。
於班長也沒有過於深究,他現在就想著如何跟連長說。
摩托車用了不到二十分鐘就到了吳村駐地。
實際上這裡原本是跑到台灣上的叛逆的軍營,解放南昌後,這裡也就成了人民軍隊的軍營。
陳曉克自然還是要在營門外等候,於班長去營內報告,老李在門口陪著他。
從營門口能夠看到這裡並不是很大,房屋數量也不多,還有一個大的操場,現在也沒有部隊訓練。
陳曉克想主要還是時間不對。
大中午的日頭正高,也不適合訓練。
而且坦克部隊的訓練方式應該也不同?
“連長聽到坦克能修一定非常高興。”老李非常確定地道。
也沒有過多久,就看到營區內出來幾位看著年齡更大但同樣乾瘦的指揮員。
於班長馬上介紹,“這是我們周團長,黃政委。”
於班長回到營地,就趕緊去連部把情況彙報了連長,連長一聽還有這樣的好事。
直接從座位上站起來,“我去見團長政委,這一下咱們團有救了。”
連長沒有說錯,他們團有坦克35輛,不隻是美製坦克,還有日製坦克,現在情況都不好。
因為缺乏配件,已經減少了一些必要的訓練科目,這對部隊建設是非常不利。
可是情況就是這個情況,向師裡打報告,也沒有結果。
如果有人能提供配件,那麼戰車部隊就能恢複訓練,也就盤活了。
連長馬上去找了團長政委,接下來就有了這一幕。
……
“您好,是陳同誌吧?”為首的指揮員把粗糙的大手伸出來。
陳曉克馬上也伸出右手跟他握上。
“是我,首長。”
“我可不是首長,你叫我周同誌就行。”
“這不好吧?”
“怎麼不好了,我們都是要建設社會主義中國,都是同誌。”
聽著他的話,陳曉克也就不糾結了。
“行。”
“我聽於班長說你能製造變速箱零件?”
“可以。”
“美製坦克可以?”
“可以。”
“哪日製的也行?”
“也可以。”
“那太好了。”周團長高興地雙手握著陳曉克的手就不撒開了。
實際上日本的要更簡單一點,二戰日本的坦克工藝相對更加簡單。
雖然美國坦克相比蘇德兩國要差一點,但畢竟美國工業製造能力更強大,資源更豐富,生產的坦克還是不錯。
而日本資源匱乏,整體工業生產能力在二戰各主要參戰國裡更差,加上資源更多傾斜到海軍,使得日本坦克也就能欺負一下中國軍隊和沒有鬥誌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