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克雖然隻是一個加工車間裡的工人,但是他還是比較好學,對於先進的技術是有所了解。
加上行業內也能接觸到一些現在零配件設計加工的知識。
知道他有破損的零件,就有了獲取磨損樣品未磨損時的原始尺寸和形狀的方法。
這就是使用高精度藍光或白光三維掃描儀對磨損樣品進行全方位掃描,獲得點雲數據。
掃描數據會包含因磨損而產生的缺損和變形,這不是我們需要的。
這時就需要幾何重構。
對於氣門、齒輪等對稱零件,利用其對稱特性,用未磨損或磨損較輕的一側數據,鏡像複原出完整形態。
還要進行相鄰件匹配。
例如,離合器片的磨損是與壓盤和飛輪共同作用的結果。可以同時掃描與其配合的零件,通過分析其磨損形貌,反向推導出離合器片最初的完整形狀和尺寸。
還要分析零件上未磨損的區域,結合少量殘存的原始加工痕跡,推斷出原始的設計基準和尺寸。經驗豐富的工程師能分辨出哪裡是磨損的,哪裡是原本就是那樣的。
最終生成一個代表了零件原始設計狀態的、精確的3DCAD模型。
接下來采取“3D打印加傳統鑄造”的混合模式就可以生產出來。
隻是這方麵的費用?
陳曉克找來跟他關係還比較近的工廠技術員王工,打了電話。
“王工忙不忙?”
“你有事就說。”電話那頭的回答乾脆利落,還伴隨著鍵盤敲擊聲和圖紙翻頁的響動。
聽著這話和聲音,陳曉克大概明白,王工現在比較忙,讓他不要太客套趕緊說事。
“我有五個非標件,需要出樣品,采取“3D打印模式生產,大概需要多少錢?”
“你問這個乾什麼?難道你要自己當老板了?”王工疑惑地問。
“沒有,就是沒事時搗鼓點手工,自己玩的。”陳曉克含糊其辭地解釋。
“那你就不要亂琢磨了,那麼出一套就得好幾萬塊錢,你得乾多長時間才能掙出來?”王工直接捏滅了陳曉克的希望。“不要胡亂搞了,你就好好上班吧!我今天去車間,他們說你又請假了,不會有什麼事吧?”
王工的話裡透著真誠的關心。陳曉克心裡一暖,但還是不能說出真相——他請假是為了穿越到1950年。
實際上今天也是休息日,隻是近期工廠活多,不放假而已。
“沒有,就我自己有些私事,謝謝了。”
掛斷電話,陳曉克打開電腦開始查詢。他發現這五種配件確實都能加工出來,但每種工藝各不相同。
氣缸頭可以用3D打印砂型加鑄造數控機床加工。
氣門,用3D打印蠟模,熔模鑄造再機加工。
離合器片用鋼芯板激光切割,衝壓銑削製造。
炮塔齒輪用合金鋼,3D打印砂型後鑄造再進行數控機床銑齒。
這是現代生產方法,特彆是3D打印技術,也是費用的大頭。
而且定製的數量多少,還非常影響整體費用。
也就是開模的價錢,是一個大頭。
數量越多,開模具的費用就被攤平了,如果數量不多,開模的費用占到一半。
當然也有相對簡單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