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團長拿出一張紙,上麵寫著幾行字:
“美製M3A3坦克氣缸頭,單件核算價格:舊幣一千八百萬元。”
“氣門,單件一百二十萬元。”
“離合器片組,一套五百五十萬元。”
“日製九七式離合器總成,一套一千五百萬元。”
“炮塔齒輪組,一套兩千八百萬元。”
周團長看著陳曉克,語氣誠懇:“陳經理,這個價格是師部根據這些零件的重要性和加工難度定下來的,遠高於普通民品。我知道你們生產也有成本和技術難度,但這筆訂單量會非常大。師部初步意向是先訂購能修複二十輛坦克的全套配件,總金額將是很大的數字。而且,”他聲音壓得更低,“師部還向新成立裝甲兵司令部,上報了你們的情況,徐科長這次來,就是要帶樣品去BJ!如果驗收合格,全軍範圍內的訂單都會下來。你們廠,將成為我軍重要的裝備保障點!”
陳曉克看著紙上的價格,心臟劇烈跳動。按照這個價格,一套五種配件的總價就高達舊幣六千七百多萬元!二十套就是十三億以上!這遠遠超出了他之前“五千萬一套”的粗略估計,但其背後反映的戰略物資稀缺性和巨大價值,他完全理解。
不要看千萬、億這個數字,把千萬降低到千元,把億改為萬就沒有那麼高了。
想想一輛坦克價格,實際上2師師部給的價格並不很高。
全麵抗戰前,國民政府少量采購了德製Ⅰ號坦克,這型坦克在德國本土采購價約為610萬帝國馬克,約合1.52.5萬美元。
這一時期法幣價值相對穩定,官方彙率大約在1美元=3.3法幣左右波動。
而法幣跟銀元也基本上是一比一兌換,這就可以知道,一輛坦克在中國的大致價格。
蘇聯對華援助期間提供約82輛T26,同期國際市場上T26售價約45萬美元。
解放戰爭,美製M3A3“斯圖亞特”輕型坦克,通過租借法案提供給國民政府,名義上為“租賃”,而非直接購買。
但美製M3A3“斯圖亞特”輕型坦克,在美國本土成本價就約34萬美元。
這樣折合下來,一輛坦克的價格都不便宜。
而配件的價值,卻不能用整車配件的生產價格來計算。
因為那是國外的生產價格。
現在要以中國當前的原料和生產價格來計算。
中國一年才15萬噸的鋼鐵產量,合金鋼非常少,所以不說加工,就是生產配件的合金鋼價值來看,部隊給這個價格並不是太高。
要知道這時的上海已經算是中國工業最發達的城市,可是就連師部所在的上海都不能生產,就明白問題了嚴重性。
也代表著這些配件的稀缺性。
陳曉克也從網上找過一些資料,但是具體價格根本就沒有。
隻能從這時的合金鋼(3000萬以上一噸)的價格來推導。
原料加上加工費用,跟這個差不多。
陳曉克沒有考慮掙錢的問題,而2師考慮到了這一點。
深吸一口氣,陳曉克強行壓下激動,這些人民幣要是拿到現代又不知道可以兌換多少錢?
而要是能夠跟裝甲兵司令部搭上業務關係,那麼陳曉克未來還可以做更多的事情。
他鄭重地回答:“團長,我明白!這個價格體現了組織上對這些配件價值的認可。請轉告師部首長,我們‘前進機械修理廠’堅決服從大局,不計成本,保證按時、按質、按量完成生產任務!能為部隊出力,是我們的光榮!”
“要計算成本,我們不會讓人民群眾賠本生產的,這是違反紀律的。”周團長表示道。
陳曉克點頭,這確實是人民軍隊的作風。
工廠工人幫助周團長他們把配件裝上車,陳曉克就拿著部隊開的收條,目送他們離開。
送走了滿載而歸的周團長,陳曉克捏著那張寫著天文數字的收貨條,心潮久久難以平靜。
十三億四千萬元的巨額訂單帶來的不僅是興奮,更是沉甸甸的壓力。
徐科長的考察,絕非一次簡單的參觀,而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資格認證”,關係到陳曉克現在從現代運輸物資的故事,還能不能繼續。
也關係到工廠能不能發展。
要給考察的領導一個好印象,僅僅把工廠打掃乾淨、機器擦得鋥亮是遠遠不夠的。
徐科長是後勤專家,他不僅要看工廠的“麵子”,更要看工廠的“裡子”——真實的生產能力和技術底蘊。
最關鍵的一環,就是必須讓徐科長親眼看到,這五個至關重要的坦克配件,確實是從這個廠的機床上一刀一刀加工出來的!
然而,這恰恰是最大的難點。
那五個配件結構複雜,材料特殊,對熱處理和精加工要求極高。
以目前廠裡隻有劉師傅一位老師傅和四個學徒的技術力量,以及這些雖然經典但畢竟屬於40年代技術水平的機床,想要從零開始在短時間內完美複刻這些配件,幾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必須得用點‘巧勁’了。”陳曉克暗自思忖。
他來自未來的優勢,此刻必須轉化為一種看不見的、卻至關重要的支撐。
他立刻做出了安排。
他先是召集了劉金生、羅文昌和所有工人,進行了更深入的戰前動員,強調了此次考察的重要性,要求每個人都要展現出最好的精神麵貌和技術狀態。隨後,他單獨對劉金生和羅文昌交代:
“劉師傅,羅同誌,接下來幾天,我要出去一趟,想辦法搞一批最關鍵的‘毛坯料’回來。這批料的好壞,直接關係到我們能不能拿下訂單。廠裡就交給你們了。劉師傅,你帶著學徒們,繼續熟悉機床,特彆是那台銑床和刨床的操作,我回來之後,有重要的精加工任務要交給你們。羅同誌,你全力配合劉師傅,同時把廠容廠貌再仔細整治一遍,務必給考察的領導留下最好的第一印象!”
交代完畢,兩人齊齊答應下來。
陳曉克留下一些錢,立刻動身返回現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