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陳曉克就換了一套乾活的衣服,去了這家名為豐城城南鑄造廠的工廠,由於昨天他來過廠子,門衛看了他一眼,就讓他跟著工人們一起進了廠裡。
陳曉克直接找了車間主任,讓他安排自己跟著老師傅學習技術。
車間主任對於陳曉克這麼來真的還非常不適應。
實際上鑄造廠的人,還真沒有認為陳曉克會真的學習鑄造技術。
鑄造工廠裡的活,又不是什麼好工作,汙染大,環境差,對身體還不好,最重要的還是不掙什麼錢。
來這裡乾活的都是40以上的老家夥。
有錢家的孩子連製造業都不願意學了,更不要說鑄造技術。
何況還是這種落後的、沒有前途的技術,有什麼可以學的?
但是陳曉克要學,車間主任也不能推脫,隻能給葛老板打了電話,獲得許可,才開始安排師傅教陳曉克。
這是看似落後的技術,但也是一個精密且複雜的工藝過程。
要不然也會到了1947年才被發明。
要知道這個時間點,鑄鋼鍛鋼技術都已經發明,並廣泛地應用在工業領域裡,而球墨鑄鐵技術來的有些晚了。
但也正是它的到來,使鑄鐵技術又能長期存在下去。
在許多方麵長期都得到保留。
球墨鑄鐵技術其核心在於通過在熔融的鐵水中加入球化劑,使石墨以球狀形態析出,從而極大地提高了鑄鐵的強度、韌性和塑性。
從原料準備與配料、熔煉、球化處理、孕育處理、澆注、冷卻與落砂、清理與後處理、熱處理、檢驗,都是非常複雜。
並不是光看書就能學習會的內容。
雖然大家一開始看到陳曉克時還想不通他為什麼要學習這個技術,但是看著他誠誠懇懇,踏踏實實,不僅問的勤,也願意動手學習,大家教起來也就沒有那麼多的想法了。
陳曉克也就開始正式的學習過程。
第二天簡單走了一遍生產過程,陳曉克認為已經怎麼也得學習半個月以上。
陳曉克就叫李經理不用在這裡守著他,他回南昌就行了。
他一家老小都在南昌,又不跟陳曉克這樣無所顧忌。
李經理也考慮他是沒有必要在這裡守著,他隻需要不時過來看看就行,反正也不遠,開車坐火車都可以。
李經理讓陳曉克在這裡安心學習,所有費用都不用擔心,還可以上手試著生產,他都已經談妥,就是要他注意安全。
陳曉克也表示知道了,學習技術不能心急,要多經曆各種各樣的問題,才能獨立生產時可以應對各種問題。
要不然去1950時空可就沒有人指導他了。
接下來陳曉克就計劃每一個步驟都要跟班學習,並親自上手去乾。
首先就是選取原料。
鑄造球墨鑄鐵原料要高純度生鐵,必須使用低磷、低硫的鑄造生鐵或球墨鑄鐵專用生鐵。
硫是球化劑的天敵,會嚴重乾擾球化反應。
加入一定比例的潔淨廢鋼可以調整鐵水的碳當量,並減少遺傳性缺陷。廢鋼應無鏽、無油汙。
可使用本廠球鐵澆冒口等回爐料,但必須嚴格控製其比例,避免雜質元素的積累。
要根據目標化學成分和碳當量進行精確配料。
城南鑄造廠使用的熔煉設備是中頻感應電爐,這一點跟前進廠的衝天爐不同,陳曉克還為此專門問了幾個使用過衝天爐的老師傅,他們在陳曉克遞上的煙後,給陳曉克專門講解了其中不同。
重要的不是爐子,而是控製溫度,鐵水出鐵溫度應足夠高,以保證球化處理效果,並利於脫硫。
最關鍵的核心工序是球化處理。
有衝入法、蓋包法、型內球化法,城南鑄造廠使用的是蓋包法。
這一道工序,陳曉克在這裡反複跟了十天,才算是基本掌握了核心技術。
接下來孕育處理、澆注、冷卻與落砂、清理與後處理、熱處理、檢驗等工序,陳曉克又前前後後跟著乾了兩個月。
他一開始認為半個月就可以了,可是全套跟下來,居然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才真正地跨過門門檻。
而接下來陳曉克為了測試自己是否全部掌握技術,還向廠裡申請全程親自操作。
葛老板一開始還不同意,在詢問了車間主任後,才知道陳曉克在這裡踏踏實實地學習了快三個月了。
他也就一開始還關注陳曉克,後來發現陳曉克在車間裡安心學習,也就漸漸不去管他。
雖然振華集團為了陳曉克學習技術的事,已經增加從他的廠子裡進貨數量,可是葛老板還是擔憂陳曉克出事,讓車間主任盯著陳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