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曉玥站在剛布置好的“展示區”裡,踮起腳尖,掛上說明牌。
木牌上用毛筆寫著:“拆解與重構·服裝的無限可能”。
這個藏在廢棄廠房2樓的小天地,燈光柔和。
空間不大卻井然有序,裝著她對服裝這一行全部夢想。
左邊是“老手藝區”,陳列著幾套旗袍的製作工具。
銅熨鬥、剪刀、尺子,都擦拭得鋥亮。
旁邊掛著幾張泛黃的手繪草圖,是她母親年輕時的設計稿。
中間是“新潮實驗區”,牆上掛著幾件拚接樣衣。
材質混搭,色彩跳躍,充滿視覺衝擊力。
台麵上擺著幾瓶環保染料,標簽上寫著成分:植物提取、無毒可降解。
一瓶靛藍色的染料在燈光下微微反光。
最吸引人的是右邊的“未來暢想區”。
那兒掛著幾件腦洞大開的設計作品。
第一件是會隨光線變顏色的布料製成的連衣裙,燈下呈現淡紫,陰影中則轉為墨綠。
第二件婚紗由上千個壓扁的廢舊塑料瓶編織而成。
第三件是能拆裝組合的運動服,袖子、褲腿都能自由替換,適應不同場景。
第四件裙子采用記憶金屬骨架,穿上後可根據體溫自動調節層次與垂墜感。
最後一組是光影穿插的剪裁鏤空作品。
燈光從背麵打來時,會在地麵投出變幻莫測的影子。
這些都是2024年出現過的點子。
也是她夜裡獨自一人、躺在床頭輾轉反側時,悄悄在腦海中翻來覆去推演過無數次的東西。
蘇曉玥站在展廳中央,不自覺地抬起手,輕輕撫了撫身上的襯衫袖口。
門外終於傳來腳步聲。
那聲音由遠及近,踏在空曠的走廊上。
蘇曉玥努力讓自己的呼吸平穩下來,隨即緩緩轉過身。
可就在她身體轉動的一刹那,險些撞到門口正站著的人。
吳海榮不知何時已立在那裡。
他戴著那副熟悉的金絲眼鏡,鏡片後的眼睛睜得略大,目光怔怔地掃視著整個展廳。
“這……這是?”
“未來博物館。”
蘇曉玥的回答帶著輕微的顫抖。
“我想把中國服飾的過去、現在,還有……也許會發生的未來,一樣一樣,全都留下來。”
吳海榮慢慢走進展廳,步伐沉穩。
他的手指伸出來,輕輕地滑過那件掛在展示架上的會變色外套。
布料在他的觸碰下,瞬間泛起一層藍綠色的波紋,如同湖麵被微風拂過。
那色彩緩緩流轉,仿佛擁有了生命。
“這是感光處理過的真絲。”
蘇曉玥走上前,將一杯熱茶遞到他手中。
茶氣嫋嫋升起,白色的蒸汽在兩人之間繚繞盤旋,模糊了視線,也拉近了距離。
“其實以前就有‘天水碧’的染法,古人用植物和露水調製顏色,我隻是用現代材料重新調配了配方,讓它能隨光線變化。”
吳海榮的腳步繼續向前,停在那套模塊化運動服前。
他的目光在衣物的結構間遊走,忽然低低地笑了。
“這個口袋的設計……”
“是不是很像你畫的通風口?”
蘇曉玥輕聲接話,臉頰微微泛紅。
“我參考了你五年前的建築設計圖,隻是把它縮小,改成了功能性部件。”
吳海榮的手抬了起來,懸在頭紗上方,卻遲遲沒有落下。
“這些想法……”
他低聲問,嗓音沙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