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窯門,依舊是那股香甜濃鬱的奶香噴湧而出,小廚娘們把特製鏟子遞給祝明璃,不敢親自動作,怕自己黴運汙了一窯麵包。
祝明璃被她們帶得也很緊張,小心用鏟子拖出托盤。
成色,完美。用刀切開,軟嫩蓬鬆,從內到外濕度均衡,也完美。
小廚娘們瞪大眼等著祝明璃宣判。
祝明璃笑了出來,大聲宣布:“成了。”
小廚娘們沒憋住,蹦蹦跳跳地歡呼:“太好了!做成了!”
她們嘰嘰喳喳感歎,音量極大,與遠處傳來的聲音交融在一起——“成了,做成了!”
祝明璃一開始還笑,笑著笑著反應過來,咦,不對勁兒呀,所有人都在院子裡,身後哪來的聲音?
她一幅見鬼似的表情,小丫鬟們見狀頓時安靜了下來。
祝明璃給她們比了比手勢,示意小心一點,然後循著聲音的方向找過去。
祝明璃的院子在沈府後院居中靠右一點,小作坊離她院子近,但也有一段距離,恰好和旁邊府邸的內院挨著,在幾十年前兩個府邸的主人還因為隔太近違章搭建生出矛盾,吵了許多年。
因此這個院子才漸漸荒廢。
院子旁種了許多竹子,仆役定期修理,並不算茂密,剛好遮住高牆,影影綽綽彆有一番韻味。
祝明璃快步走到高牆下,聽到上方傳來嘀嘀咕咕的聲音。
“行了,快扶我一把,讓我下來。”
“都說了,此舉不妥,你一把年紀了,怎麼越老越不要臉了。你沒聽見都是小姑娘的聲音嗎?”
“不可能,我祖父還在的時候跟他們吵過架,這個院子再也不住人了,不會是內眷。哎喲,我的老骨頭。”
“這事兒也總算有了了結,聽聲兒是做成了,日後應當就不會再飄味兒進來了,太難受了。”
祝明璃聽到這兒,禮貌出聲:“請問是味兒太濃,擾到了你們嗎?實在是羞愧。”居然擾民了,對麵完全可以來敲門說一句的嘛,街裡街坊的。
“嘭!”
“哐!”
對麵傳來手忙腳亂的聲音,好像是長梯倒地。
詭異的沉默。
祝明璃:“請問?”
對麵傳來窸窸窣窣的商量聲,祝明璃隻能依稀聽到破音的詞。
好像是在討論祝明璃到底會是誰,想了一圈硬是沒想到前些日子沈家三郎娶親了,最後兩人肯定她一定是某位管事。
“這位小娘子,恕老夫冒昧,實在無心打擾,隻是日日香味繞梁,心下好奇,忍不住攀牆細究是何處傳來的香味。”
祝明璃好奇地問:“二位覺得這香味如何?”
瞧這關注點,果然是醉心廚藝的廚房管事。
對方鬆了口氣,語氣溫和道:“香甜至極,獨特濃鬱。我猜想應是糕食發出的香味,但長安如此多糕廝,卻未有一家有如此香濃的味道,所以十分好奇,忍不住探聽究竟是何物。”
牆頭很高,普通的竹梯翻不過去,僅能讓聲音更清晰一點。
他和老友日日被饞,一到點就開始爭論到底在做什麼,用了哪些食材,爭不出來,一氣之下乾脆爬梯探聽,恰好聽到他們成功的歡呼,於是莫名的參與感讓他們也跟著歡呼……
“原來如此。”祝明璃輕笑一聲,“若是好奇,為何不譴人過來問一下呢?”
這話說的。這個坊裡要麼住的是從建朝就發達的高門,要麼是近些年極受重視的高官,都很有架子,才不會像平頭百姓那樣有事沒事街坊鄰居竄個門。
而且就算是好奇到了極點,也不可能遞帖子進府和男主人見麵後,問你家廚娘在折騰什麼?
所以對麵笑笑道:“隻是和老友聊到興頭上,一時生了探究之心罷了。”意思是並沒有那麼受困擾。
祝明璃心想,麵包和蛋糕出爐後,小丫鬟們和沈令儀都說好,但終究是年輕小娘子的口味,也不知此時的老年人評價如何。
有試吃員自己上門,祝明璃也不客氣,直接道:“既然如此,想必二位在吃食方麵頗有研究,不知可否請二位品鑒一番?”
對麵二人對了對眼神,心說這個廚娘倒是可用之才,就這麼輕鬆地給兩家牽上線了。
沈府從建朝起就是武官,此時文武官並無高低之分,但也有些隔閡。對麵的府邸住著崔京兆,是世代文官崔家出來的,不出意外的話,再過個幾年必定能入閣拜相。兩家隻是打照麵互相點頭的熟絡程度,並無交情。
崔京兆想拒絕,但老友在旁邊一直拍打他,意思很明顯了。
崔京兆在心裡歎了口氣,隻好道:“那就麻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