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教堂的全名為,聖露西亞嚴冬大教堂。”
約瑟夫神甫帶著西倫來到了教堂正麵,石頭上刻著一行古文字:“獻給光明之聖露西亞,帶領我們走過嚴冬。”
教堂一般遵循獻給一位神祇、一個教義、或一位聖徒的傳統,例如他的座堂就是獻給聖徒——聖露西亞的。
這是一位古老的聖徒,相關的典籍已經語焉不詳,但因為聖露西亞節在冬至節附近,所以被人們賦予了“熬過寒冬、期待春天和光明”的寓意。
西倫點了點頭。
約瑟夫繼續說道:“它位於斯佩塞第零層——也就是地表層的中央附近。”
順著約瑟夫手指的方向,西倫看到了一旁的建築群。
鋼鐵和巨木鋪成的地麵之上,大量蒸汽管道往城市的中央彙聚——或者說它們本就是從這裡輻射出去的。
黃銅的蒸汽管道穿過教堂、穿過廣場、穿過堡壘和民居,最終在在一個巨大的傾斜孔洞中失去了身形。
斯佩塞城的中央,居然是一個巨大的深洞!
它直徑大約五十米,外側是一圈向內傾斜的圓環狀鋼板,再往外則是核心圈——或者說斯佩塞的一環建築群。
“這是煙囪。”約瑟夫說。
他本想在西倫臉上看到些許震驚,但他失敗了,西倫隻是淡淡地說了句“哦”。
對一個穿越過來的人而言,這玩意並不罕見,他平時上下班的時候都能路過兩個火電站的冷凝塔,雖然作用不一樣,但觀感上來看差不多。
西倫環顧“煙囪”的四周,四條大路將整個斯佩塞零層分為了四個扇形。
南方是聖露西亞主教堂,北方是總督的【守護者高塔】,二者遙相呼應,彼此對峙。
西倫默默地收回了視線。
約瑟夫繼續介紹道:“教堂地表的附屬建築隻有門口的【布道廣場】,背後的【墓園】,還有神職人員的居住區——斯佩塞在設計時就不太注重地表層。”
西倫帶著他和兩個護衛繞著教堂轉了大半圈。
如他所說,正門口是一片廣場,可以進行公開布道或者彌撒,後方有一大片花園,其中預留了一小片位置作為墓地,花園旁邊是幾棟小樓。
“您的屋子是這裡——跟我來。”約瑟夫恭恭敬敬地說道。
昨晚他就試圖讓西倫睡到屋子裡去,但他拒絕了,在末日降臨的時刻,和信徒們在一起便是對他們最大的安慰了。
屋子是非典型的維多利亞式建築,屬於安妮女王風格建築的變體,有點借鑒了羅馬式,白色的大理石構成了整個建築的主體,大門外是四根雪白的大理石柱,內部黑白相間,由大理石和深色木料構成。
在西倫看來,有點類似穿越前旅遊時看過的亞特蘭大的“天鵝屋”,但窗戶更小,外牆的雕花更少,柱墩子非常厚實,和聖露西亞主教堂一脈相承。
它共有兩層,屋內貼滿了昂貴的毛皮,黃銅的蒸汽供暖管道穿過它的地板,似乎設計師希望在最嚴寒的冬日裡,它也能保持溫暖。
它的側麵是一些神職人員的住宅,不遠處的四層灰色小樓則是宿舍,供仆人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