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穀關,天下第一雄關。
素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美名。
六國合縱攻秦,皆要麵對函穀關。
自商君變法後,僅被匡章破過。
那次是秦國主力進攻楚國。
齊、韓、魏三國聯軍,圍攻函穀三年。
最終攻破關隘,逼秦昭王割地求和。
馬車行於狹窄的道路。
姚賈揮著鞭子,充當起了車夫。
“建文君,過了函穀便是關中。”
“這函穀關可是秦國雄關。”
“就說這條路,便不適合大軍通行。”
“可謂車不方軌,馬不並轡。”
“嗯。”
公孫劫微笑示意。
當初他曾想過帶領聯軍,攻破函穀。
沒想到,會以這種方式來至函穀關。
“函穀關扼守崤函咽喉。”
“西接衡嶺,東臨絕澗。”
“南依秦嶺,北瀕黃河。”
“關在穀中,深險如函。”
“地勢險要,可謂天險。”
“楚懷王舉兵,六國伐秦。可惜伏屍百萬,流血漂櫓。”
“五國聯軍犯秦,至函穀皆敗走。”
公孫劫看向遠處,喃喃自語。
姚賈則輕笑點頭。
他們自邯鄲而出,耗時近兩個月。
兩人就全當是公費旅遊。
每日遊山玩水,暢談天下大事。
兩人關係現在相當親近。
姚賈可是老狐狸。
是出了名的無利不起早。
他知道秦王政有多重視公孫劫。
趁此機會搞好關係,自然更好。
“建文君知道的還真多。”
“因為我曾想領兵攻進函穀。”
“哈哈,建文君還真直率。”
姚賈不由一笑。
“這也沒什麼。”
“我畢竟曾是趙國相邦。”
“也想如蘇秦佩六國相印。”
“可惜,趙王遷並非明主。”
“空有王號,卻無進取之心。”
“聽信讒言,必為亡國之君!”
“哦?”
姚賈頓時來了興致。
眯著雙眼,打量著公孫劫。
“依建文君所觀,幾年可滅趙?”
“最多三年。”
“不愧是建文君!”
姚賈不由出言讚歎。
按他們的計劃,怕是需要五年。
趙國終究是一方諸侯。
祖上趙武靈王更是絕對的霸主。
胡服騎射,令趙國騎兵獨步四方。
經曆長平之戰後,現在也已恢複。
特彆是公孫劫還搞出什麼馬鐙馬鞍馬蹄鐵。
讓趙國騎兵如虎添翼。
數年前,秦國大將桓齮攻趙。
前麵很順利,還斬趙將扈輒。
號稱是斬首十萬。
後續連戰連捷。
甚至是將邯鄲城都給包圍。
迫於無奈,趙王遷終於采納諫言。
公孫劫騎著駿馬,親自前往雁門。
命李牧為大將軍。
率邊郡戰騎,長途奔襲千餘裡。
以雷霆之勢大破秦軍於肥地。
斬秦國大將桓齮!
此戰過後,李牧受封武安君。
公孫劫因功加封食邑千戶!
至此,建文武安名動各國!
就是秦國都得重新評估趙國。
特彆是李牧所率戰騎,讓人震撼。
直接摒棄戰車,直接以騎兵為主力!
發揮戰馬的優勢,快速分割戰場。
而後速戰速決,剿滅敵軍!
此戰就連王翦都無比吃驚。
他帶著諸多老將多次推演。
也都無法做到。
因為趙國騎兵的戰鬥力再次進化!
關鍵點就在於馬鐙和馬鞍!
秦王政震怒。
令官匠快速仿造。
隻是終究不如趙國的。
……
公孫劫麵色如常。
畢竟曆史上就是三年滅趙。
考慮到他的影響,倒也差不多。
姚賈微笑著指向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