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話看似自嘲。
實則是暗諷昌平君。
“老匹夫,你此話何意?”
“昌文君如此激動作甚?”
“老夫還不能自嘲了?”
“章台宮前,不得喧鬨。”
馮去疾緩步走出。
抬起玉圭拍了下姚賈肩膀。
他看著遠處公孫劫的車駕遠去。
而後又看向旁邊的趙亥。
“趙少府,你可要立功咯。”
“若出紙了,可得給我留些。”
“哈哈,馮公客氣。”
趙亥笑著抬手。
嚴格來說,他和公孫劫類似。
都曾經是趙人。
也都是出自趙國公室。
隻是出了五服。
他的父親曾為昭王將軍。
而趙亥則從郎官做起。
一步步位列九卿,擔任少府。
少府這官職油水很多。
關鍵屬於大王近臣。
必定是深得大王信賴。
他抬手抱拳。
“諸公,亥就先行一步。”
“告辭。”
“告辭!”
趙亥也得去準備造紙。
秦王政很重視紙。
那自然是越快完成越好。
造紙現在可是邯鄲獨一份。
他們還曾派遣探子,想混入其中。
竊取技術,加以仿造。
沒曾想連工坊都進不去。
造紙已成為邯鄲的支柱產業。
靠著造紙,每年盈利不計其數。
各地文商皆是絡繹不絕。
就算哄抬價錢,都有人買。
而且他們也不傻。
發現紙可比廁籌好用多咧!
藍田若能出紙,便可打壓邯鄲!
現在秦國已將趙國視作敵人。
對待敵人,自然得痛下殺手。
全方麵打壓!
為今後起兵做準備!
此外就是秦國自身原因。
秦國講究個文書行政。
各郡縣送來的文書都重百斤。
郡縣內消耗的竹簡就更多了。
凡下級向上級請示,必以書請!
這可是秦律明文規定的。
就為留下證據,有法可依。
縣裡每年都要花錢製造竹簡。
專門留作政務使用。
如果隻是花點錢倒無所謂。
畢竟秦國現在也是財大氣粗。
用在政務上,也都該花。
可關鍵是不便於攜帶啊……
郡縣竹簡往來,都是用車拉的。
書寫起來也相當不便。
還要花時間烘乾墨跡。
紙可比竹簡強太多了!
公孫劫還未入秦時,秦王就常歎息。
還說秦國要有造紙術就好咯。
每年還能靠此謀利!
“廷尉怎的走這麼快?”
馮去疾叫住了李斯。
似笑非笑的看著他。
“久聞廷尉能寫的一手好字。”
“昔日還曾得大王誇讚。”
“將你的字作為範本傳閱。”
“現在有了紙,廷尉可有想法?”
“倒也還好。”
李斯收起玉圭。
望著馮去疾,從容不迫。
“於斯而言,其實都一樣。”
“不論紙、竹簡或是絹帛,皆是載體。”
“重要的從來不是載體。”
“而是所書內容!”
“有道理。”
昌平君附和點頭。
朝著李斯看了眼。
李斯其實是楚國上蔡人。
當初師從荀子,後來入秦。
此人能力相當不錯。
所寫《諫逐客書》更是字字珠璣。
所以昌平君一直都想拉攏李斯。
隻可惜,李斯這人傲氣的很。
始終和他保持界限。
馮去疾則是什麼都沒說。
他自然知道李斯話裡有話。
隻是看著遠處車駕漸行漸遠。
公孫劫這張白紙來至秦國。
又會譜寫出何等詩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