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李牧大破秦軍主力。
秦國便意識到馬鐙的重要性。
僅僅隻是半年,就已仿造。
因為這事,公孫劫又被彈劾。
說他私通秦國。
將情報泄露給秦國。
所以他們才能仿造的。
這種話聽起來就很荒謬。
可這重要嗎?
郭開說李牧造反夠不夠扯?
可趙王遷依舊信了。
臨陣換將,還將李牧誅殺。
小說才需要邏輯。
現實曆史並不需要。
公孫劫不光得對付秦國。
還要與趙國的蟲豸們內鬥。
他獻給趙王遷的何止水碓呢?
還有很多很多……
都寫在了發展計劃內。
可趙王遷連一眼都不曾看過。
甚至將文書甩在地上。
“哈哈哈,不提這些。”
秦王政爽朗笑著。
用力拍著水碓。
“難怪丞相將工坊修於灞水旁。”
“看來是早早就已想到。”
“既是借助水勢,可多仿造些。”
“不僅僅隻是為了舂紙漿。”
“今後也能用來舂米!”
“還有涇水,渭水,洛水……”
“如此利器,更要多多仿造!”
“臣遵令!”
章邯抬手應下。
感激的看了眼公孫劫。
他這回必定能再次進爵。
這都快趕得上打仗!
關中如今已是天府之國。
物資豐盛,府庫充盈。
有了水碓,更能省力。
“章邯,你且記住。”
“水碓所選得是河床下遊。”
“河床最好有一定落差。”
“如此水碓運轉速度能更快。”
“還要遠離水患之地。”
“免得洪澇時衝毀水碓。”
“唯!”
章邯也都暗自記下。
“現在,下吏終於明白了。”
“難怪大王如此重視丞相。”
“秦國尚武,不缺武將。”
“然攻城容易,攻心難。”
“如今丞相入秦。”
“必能助秦建萬世之功!”
青年抬手長拜。
也為自己的嫉妒而羞愧。
更能證明秦王的狠辣眼光!
不顧群臣阻攔,拜相封侯。
他是馮去疾的長子。
名為馮劫。
目前擔任侍郎。
在諸郎官中的表現甚為出色。
公孫劫則是笑著抬手回禮。
“馮君言重了。”
“光靠我一人可遠遠不夠。”
“更需大王的支持。”
“還有諸君同心協作。”
蒙毅等侍郎們皆是點頭。
春秋戰國相互攻伐。
今天是魯國人。
明天可能就是齊國人。
再過幾天又變成燕國人。
百姓們其實並無多少家國觀念。
嚴格來說,他們應該是周人。
大部分並不在乎誰來統治。
更在乎自身利益。
能讓他們吃飽穿暖。
這就是現實……
公孫劫先前就認識個老農。
他當過宋國人。
還當過魏國人。
後來又是楚國人。
逃至韓地,成了韓人。
最後入趙,又成了趙人。
他會對趙國有歸屬感嗎?
不會的……
哪怕趙國被滅都無所謂。
隻要他能吃飽飯就行。
“哈哈,說的好!”
“你今日立下大功。”
“可要好好慶祝!”
“讓庖人烤隻羊羔。”
“寡人要與丞相喝兩杯!”
秦王政親昵的拉住公孫劫。
擺出副不醉不歸的架勢。
畢竟公孫劫這回可是立下大功!
他焉能不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