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羌人都是草原上的狼!
怎麼能淪為秦狗?
後來他們就都明白了。
當狗有什麼不好的?!
總比在草原吃沙子強!
羌瘣作為羌人,極擅騎射。
秦國騎兵就是由他統領。
這些年來經常陪著秦王狩獵。
不僅會騎馬,還擅養馬。
此次也是首次領兵出征。
……
不僅僅是他們這些將領。
士卒方麵也是如此。
有訓練有素的上郡、河內老卒。
也有從未上過戰場的新兵。
這可是秦國多年來的經驗。
用老帶新,令新兵快速成長。
秦王政的策略也很簡單。
就是擺出決戰的架勢。
趁著趙國饑荒猛攻邯鄲。
趙國糧草不足。
李牧隻能被迫發起決戰。
如此就掉進秦國的陷阱。
若是李牧真的死撐下來。
秦國就隻能用彆的法子。
秦王政看著公孫劫。
“丞相,寡人答應過你。”
“會儘量保住李牧的性命。”
“可他絕不能成為秦國阻礙。”
“該如何做,就看你的了。”
“臣都明白。”
公孫劫坦然點頭。
秦王已經給足了麵子。
他也沒法強求。
“臣是這麼想的。”
“以重金賄賂郭開、韓倉和顏聚。”
“他們都是見錢眼開之徒。”
“同時在邯鄲散播謠言。”
“就說武安君勾結秦相叛國!”
“隻要郭開幫忙,趙王必信!”
“屆時再秘密派人救出李牧。”
“如此,也算報了他的養育之恩。”
“好。”
秦王政了然點頭。
既然公孫劫想清楚就好。
至於李牧?
他跟錯了國君!
更是太過愚忠!
注定會成為秦國阻礙。
留下他條命就算好的。
“你這些,寡人都可答應。”
“但有件事還需記住!”
“武安君對外已被趙王所殺!”
“再不能以武安君的身份出現。”
“明白。”
公孫劫也是點頭。
知道秦王的目的。
就是要借此瓦解趙國大軍。
趙國最能打的就是邊軍!
這些年都是李牧所治。
李牧有著極高的自主權。
在代地甚至有開府的資格。
當地官吏由他任命。
關市收入皆劃歸幕府,充為軍費。
每天殺牛宰羊,犒賞邊軍。
邊軍將士們皆是以李牧為主心骨。
公孫劫說話都沒李牧好使。
他要死了,軍心必定渙散。
哪怕公孫劫保住李牧的命。
他對外也必須得死了!
隻有如此才能破趙!
這對秦國好,對李牧也好。
是目前能想到的最優解。
“其他方麵,丞相可還有補充?”
“皆遵大王的意思。”
“好。”
秦王政了然點頭。
順勢看向蒙毅。
後者已將剛才所言記下。
“明日廷議後,便會籌備。”
“待春耕農忙結束,正式出兵。”
公孫劫附和著點頭。
正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秦國就是想著打持久戰。
趁趙國饑荒,拖垮他們!
再用離間計整垮李牧。
最後再一舉攻破邯鄲。
“另外還得派遣使節。”
“主要是防範齊魏兩國。”
“他們迫於秦國甲兵,不敢出兵。”
“可卻有可能馳援糧草。”
“這些也不允許!”
秦王政目露寒意。
這是要在外交層麵上孤立趙國。
沒人幫沒人管的趙國,就隻有挨打的份!
這就是秦國的策略。
合縱連橫,遠交近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