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都是荀子的親傳弟子。
實際上遠遠不止這些。
這年頭荀子名頭相當響亮。
堪稱戰國末年的第一學閥。
還有人打著荀子的幌子招搖撞騙。
有的隻是聽過幾堂課。
就自稱為荀子徒弟。
沒辦法。
誰讓荀子名氣大呢?
這時候的荀子就是張名片。
也是最好的學曆證明!
想想李斯入秦。
為何能被呂不韋相中?
自然就是因為他師從荀子。
當然這不是否認他的能力。
可他若非有這層身份在。
他根本就見不到呂不韋。
作為荀子高徒。
手裡就握著張清北畢業證。
不論去何地,總有麵試機會。
至於能否留下,就看個人本事了。
“至於我……”
“資質較為愚鈍。”
“學了兩年,隻懂四個字。”
“什麼?”
“實事求是!”
“實事……求是?”
扶蘇撓了撓頭。
滿是不解的看著公孫劫。
“我對百家之言皆有涉獵。”
“也看過《呂氏春秋》。”
“在我看來,各家皆有所長。”
“這個世道不是非黑即白。”
“上位者要懂得審時度勢。”
“挑選合適的治國之法。”
“為政多年,也有些心得。”
“謂民智不可取,民心不可失!”
扶蘇似懂非懂的點頭。
喃喃自語。
品讀著公孫劫的話。
這可都是他的血淚經驗。
倒也不必太過抬杠。
覺得公孫劫看不起民智。
是因為目前民智未開。
國策不可能麵麵俱到。
很多時候都會損傷部分人的利益。
時時刻刻都有電車難題。
不去做,會犧牲很多人。
去做,會犧牲少部分人。
這就是沒辦法的事。
至於民心就更簡單了。
這是儒家老生常談的話題。
“先生,先生!”
“我也來了!”
“你看我抓到隻野雞!”
將閭提著隻野雞。
樂嗬嗬的走了過來。
公孫劫頓時挑眉。
沒等他開口,扶蘇就站了出來。
“將閭,你這是作甚?”
“先生讓你送溫暖。”
“你跑去抓野雞?”
“大兄先彆急。”
將閭此刻是相當激動。
“先生現在最愁的不是肉嗎?”
“我在路上仔細算過。”
“以我狩獵的本事,半個月起碼能搞到五百斤的獵物。”
“在藍田這多找些獵戶。”
“半個月打到百萬斤肉,不成問題!”
“如此一來不就不缺肉了嗎?”
“……”
“……”
公孫劫是哭笑不得。
最後拍了拍將閭肩膀。
“我覺得你還是回宮去吧。”
“以後送溫暖,我給你送一份。”
“以你這智商,以後怕是難咯……”
“先生莫非不信我?”
將閭當即掏出木弓。
迫不及待的想要證明自己。
“我的箭術很強的!”
“就是百步穿楊都不成問題!”
“可藍田沒這麼多野獸啊……”
公孫劫是滿臉無奈。
半個月百萬斤?
你小子是把藍田人也算進來了?
還是覺得當地野獸能按時刷新?
彆忘了,現在是冬天!
山林裡麵連根毛都難瞧見。
抓到隻野雞,就不知自己叫什麼。
“將閭啊……”
“你好自為之吧!”
扶蘇長歎口氣。
輕輕拍了拍將閭肩膀。
突然有種深深的無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