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國薊城,太子宮前。
中年壯士站在門口,懷中抱著把短劍。劍鞘精美,以鏤空雲紋為主。劍格正麵鑲有墨色琉璃,背麵鑲有瑪瑙,一看就知價值不菲。
“足下是?”
“請將此劍,交給太子。”
中年人將寶劍雙手奉上。
衛士蹙眉接下,進宮通傳。
太子丹喜好養士,結交任俠,在薊城頗有賢名。平時有任俠求見太子,基本都會見。平時也頗為照顧他們,吃喝方麵從不虧待他們。
很快,太子丹快步出門。
衣衫淩亂,甚至沒有著履。
當看到中年壯士,頓時一愣。
“足下是?”
“薑姓荊氏,名軻。”
“荊卿?快,裡麵請!”
太子丹頓時大喜。
姿態放的是相當低。
主動走在前麵帶路。
行至宮中,太子丹俯身擦拭座位,給荊軻讓座。旁邊的鞠武看著這幕,則是無奈搖頭。
他們也是儘人事,聽天命。
兩旬前,秦使抵達薊城。當著滿朝文武,將燕王喜噴成了傻狗。指責燕王喜不顧兩國邦交,更是列出了燕國的七宗罪。說他們背信棄義,違背盟約救助趙國。現在更是與反賊趙嘉勾結,屯兵上穀。
燕國要試我秦劍是否鋒利嗎?
滿朝文武,袞袞諸公啊……
卻無一人敢動手!
燕王喜高呼誤會,對秦使極儘諂媚,毫無國君風範。秦使臨走時,他保證會派人去秦國,將這些事都解釋清楚。為了讓秦使說些好話,還塞了不少好處。
太子丹無比悲憤,很想一劍殺了秦使。可他更怨恨燕王,覺得他昏庸無能。現在癡迷於所謂的神仙家,想著出海尋求不死之藥,以此長生不死。
也正是如此,燕王才會放權給太子丹。朝中大事小事,幾乎都由太子丹決斷。可這回因為太子丹私自賣糧給趙國,讓燕王喜是勃然大怒。
指著太子丹的鼻子痛罵。
“你是不是想亡我燕國?”
“秦軍如虎狼,好戰奪地。特彆是以六城換取公孫劫入秦,令國力倍增,諸多名士都認為秦乃梧桐。你不避著他們,竟然因私怨挑釁秦國?”
私怨嗎?
太子丹沒有辯駁。
不論他說再多漂亮話,也無法否認。他這麼對秦國,的確有私怨摻雜其中。他與秦王好歹有些交情,可去了秦國卻被冷遇,更被對方羞辱。
他想要報仇!
太子丹問計於太傅鞠武。
鞠武態度則很明確。
你從秦國逃出也就罷了,還留下叛將樊於期,這不是故意挑釁秦王,落人口實嗎?想要消弭戰事,就先將樊於期送去匈奴,取信於匈奴。
這就叫禍水東引!
反正趙國已亡,後續秦國將直麵北方匈奴。想當初匈奴單於頭曼也是能人,年紀輕輕就掌控五萬控弦之士,隻可惜他被李牧打斷了脊梁骨,再也不敢大規模南下。
趙國被滅,李牧被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