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騎兵,肯定還是趙國更強。經過公孫劫的改製,趙國組建起以騎兵為主、步卒為輔的軍隊。
最前麵的重裝騎兵衝鋒,足以衝垮一切防線。後續的騎兵則自兩翼包抄,切割敵軍。步卒緊隨其後,將敵人蠶食!
李信也知曉趙邊騎的厲害,所以讓他們傳授些技巧。平時訓練,也都是由他們協助。
“殺!”
數名銳騎同時出動。
坐在馬鞍上,雙腳踩進馬鐙。雙手直接鬆開韁繩,衝著遠處的箭靶引弓射箭。就看到箭支螺旋射出,精準無比的命中。還有人則是舉著秦弩,射出後就從嘴裡抽出箭支裝填。動作灑脫迅速,再次命中遠處的箭靶。
遠處還有近距離進攻的重裝銳騎。
這可是趙國的殺手鐧,攏共也就幾百具全甲,是趙國精銳中的精銳。當初公孫劫是想借助卓氏,儘量多打造些的。隻可惜成本實在太高……
用的戰馬都是來自草原的龍駒,一匹就價值萬錢,而且還是有價無市,想買都不一定能買得到。戰馬和騎兵皆著全甲,加上還帶有長矛和弓弩。
而且培養騎兵的成本也相當高,人吃差點可能還好說。可戰馬都是寶貝疙瘩,飼料都得吃好的,還得往裡麵加些精鹽什麼的。
公孫劫算過,就算培養騎兵需要兩年時間,成本全加起來差不多超過六萬錢。如果開戰有損失,那就全打水漂了!
這些重裝銳騎用的都是重武器,揮舞著的秦鈹更是虎虎生風,豎立著的稻草人很快就被斬斷。後方還有些尋常騎兵,同樣是緊隨其後衝鋒。
李信看到這幕,也是無比期待。他知道大王對他很信任,所以他迫切的希望能做些事證明自己。這回伐燕雖是裨將,可卻能獨自領兵,和王翦所率主力是兵分兩路。能做到什麼程度,就看他自己的本事。
看看這些騎兵!
勇武無比!
絕對能建功立業!
“報——”
遠處斥候快步騎馬而來。
“如何?燕國領兵的是誰?”
“稟將軍!”斥候翻身下馬,抬手道:“根據打探,易水河畔與我大秦對峙的燕軍將領就是太子丹!”
“太子丹?哈哈哈!”李信是仰天大笑,得意道:“乃公找的就是他這個太子丹!荊軻所為不僅僅是燕王所準許,關鍵是太子丹所主導。大王更是說了,務必要殺太子丹!”
“是這樣?”
趙佗有些詫異。
因為秦國壓根沒提這回事,將責任歸咎於燕國,而不是燕王或是太子丹一人。隻是他沒想到,竟然會是太子丹所主導。
“繼續打探。”
李信擺手吩咐。
他其實很想出兵。
但他還是得等王翦攻城。
“報!!!”
南方有銳騎騎馬趕來。
待見到李信後,當即下馬作揖。
“見過李將軍!”
“王將軍下令,三日後就會攻城。李將軍務必要掃清外敵,阻隔上穀援軍,這是王將軍的將令!”
“哈哈哈,好!”
李信頓時爽朗大笑。
他的機會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