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後是新鄭,可防範叛亂。
向北就是魏國大梁!
就能阻絕楚國的援助。
打仗講究個天時地利人和,統一的窗口期就這麼短。若是錯過了,秦國的確還能靠著國力統一天下,可卻需要付出更多的代價。
“陳郢……”
他們麵麵相覷。
可是無一人敢順著說的。
畢竟秦楚十八代詛盟,當今右丞相熊啟也是楚考烈王之子。這些年來,熊啟始終不讚成攻楚,認為兩國結盟交好。此外,朝堂羋姓楚係勢力也不小。
誰敢言攻楚?
秦王政手握太阿,落於陳郢。
他剛歸鹹陽,就學了楚國的曆史。老師告訴他,楚人最戀故土。最初是在丹陽,楚文王後都郢。後來不論楚人遷至何地,皆會更名為【郢】。比如鄢郢、陳郢……現在則是壽郢,也就是所謂的壽春。
“若攻下陳郢,丞相有何良策滅魏?”
秦王政看向公孫劫,並沒有直接拒絕,而是選擇詢問後續的策略。畢竟魏人經營大梁百餘年,說是武裝到牙齒都不為過。想要強攻大梁,秦國需要付出不菲的代價,對於後續伐楚並無好處。
“大王莫非忘了?”
“哦?”
“以史為鑒,可知興替。”公孫劫笑了起來,從容道:“昔日蘇秦曾言,魏地南有鴻溝,東有淮、潁,北有河外。當地富饒,乃是平原,水係發達。故昔日正告於魏,曰決滎口,魏無大梁。陸攻則擊河內,水攻則滅大梁。若欲滅魏,必以水攻。”
“大王且看。”
諸將皆是來了興致。
公孫劫則指向了鴻溝,“秦國完全能趁著大河汛期水位上漲的間隙,在大梁城外挖鑿溝渠,同時築造堤壩蓄水。後續就可毀堤,引鴻溝的大河之水,水淹大梁!如此就算大梁城有六丈高,也必將開城乞降!”
“善!”
秦王政笑著點頭。
眉眼之中皆是滿意。
公孫劫雖居鹹陽,卻能推演出天下大勢,並且為秦國指出最佳的解決方案。秦國不需要再耗費力氣試錯,也不需要在遇到難題時想解決辦法。因為公孫劫提前就都想好了,並且也給出解決辦法!
“丞相還真是厲害!”
“吾等佩服!”
蒙武率先抬手作揖。
其餘人是緊隨其後。
李牧放下青竹,麵露微笑。他現在已適應鹹陽的生活,也覺得是彆有一番滋味。也難怪公孫劫願在秦國效力,比趙國強太多了。
要在趙國?
現在恐怕還在扯皮!
一件事能商量十天半個月!
而秦國就很務實,每個人都能發言,但必須得言之有物。這些武將也不會故意找公孫劫的麻煩,反而是相當尊敬。
如此,誰不喜歡呢?
秦王政神情陰冷。
劍鋒直指陳郢!
“既然丞相已為秦製好計劃,那秦必遵之!”他頓了頓,所有人皆是看向了他,等著他說出那句話,“現在,寡人要伐楚!”
“大王萬年,大秦萬年!”
“大王萬年,大秦萬年!”
“……”
公孫劫抬手長拜。
王賁等武將紛紛附和。
秦國,也終於走到了這步!
與楚國徹底撕破臉皮。
伐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