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罪?!
昌文君如遭雷擊。
眼神都因此變得清澈。
喧鬨的秦廷也都安靜下來。
公孫劫淡然看著。
這就叫求錘得錘。
秦王這回明擺著是要大清洗。
如果他們老老實實的受著,起碼還能保留君爵食邑等待遇。念在他們這些年的功勞,若表現的好,以後就是複為廷臣都有可能。
秦王並非不念舊情的人。
對楚係,始終心存一絲善意。對他們的很多事,都是睜隻眼閉隻眼。他不是不知道,隻是不想深究。就拿今天來說,秦王給了他們很多次機會。
當斷不斷,必受其亂!
他需要昌平君做出抉擇!
你是要在秦國為相。
還是回到楚國當公子?
沒有人能阻止天下大勢!
就連秦王也不例外!
秦楚皆是大國,注定無法並存。秦國曆代先君的夙願,也絕不能違背。所以,他需要昌平君做出選擇。隻要選了,就得承擔後果!
至於昌文君?
他當庭咆哮,詛咒大王。
公然乾涉秦國的決策!
更要對公孫劫不利!
這已經是觸及秦王底線!
不殺不足以震懾群臣!
“大王!”熊啟是連忙長拜叩首,“吾弟文隻是一時情急失控,所以才出言不遜。他並不是真的要對丞相不利,跪請大王恕罪!”
“人,要為自己的錯誤付出代價。”秦王政眼神冷漠,冷漠擺手道:“將昌文君下廷尉獄,三族充為城旦舂,徙至上郡。”
這是他對昌文君最後的恩賜。
沒有處死他的三族。
隻是貶為刑徒。
昌文君無力跪倒。
全身冰涼。
他知道秦王是心意已決。
秦王若要懲罰他人,最開始往往是比較輕的,越是叫板那罰的就越狠。比如說對呂不韋,最開始隻是罷相,將他遷去河南封地,並且依舊享有十萬戶食邑。
這待遇算好的了吧?
結果呂不韋自個沒點數,諸侯賓客絡繹不絕,前來看望呂不韋。秦王也是擔心他會叛亂,於是就奪其封地食邑,要將呂氏三族全部遷去蜀地。
呂不韋擔心後麵還要被清算,無法保護族人,所以就飲鴆自殺。而秦王也沒有追究其三族,隻是將他們全部遷去蜀地。
就像剛才,秦王隻是要誅昌文君。可熊啟跳出來求情,那就連帶著昌文君三族遷去上郡。他要是繼續蹦出來抨擊,那他全族都得被坑殺!
千萬彆懷疑……
秦王真能乾出這種事來!
想想在邯鄲。
他一句話就坑殺了數千人!
“大王!”
“大兄……勿要再說了。”昌文君好似已經認命,他苦笑著跪地叩首,“罪臣,領死!”
秦王政連看都懶得看。
冷漠擺手。
讓人將其帶去廷尉獄。
等審問清楚,再將其毒殺。
秦王終究是念及那一絲的舊情。給昌文君留下最後的體麵,而不是在鬨市將其當眾誅殺。
隨著楚係外戚被逐,朝堂瞬間變得空蕩蕩的。宮內眾人麵麵相覷,皆是沉默不語。李斯站在後麵,麵色如常。似乎對這一切,都是早有預料。
但凡有點腦子的就知道。
楚係外戚是有功。
可不能居功自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