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國征服各國,不會大開殺戒。為安撫當地百姓,他們的田宅都能保存下來。隻有些強硬反秦份子,才會被沒收田宅。另外就是些公卿貴族,也會被收走。
畢竟百姓最在乎的就是農田。
沒了農田,必然會反!
這一點,秦國始終看的很清楚。
可軍功爵需要更多的農田!
所以秦國重拾商君之令。
讓各地繼續墾草開荒。
但……這些將士會如何想?
他們是關中秦人,吃的是粟米。而楚地飯稻羹魚,語言、文化、習俗皆與關內不同。他們來到完全陌生的環境,熟悉的親眷鄉黨都難再見到。
“扶蘇。”
“啊?”
“如今士卒心有不服,而國策又在先。”公孫劫看向扶蘇,“你認為,應當如何是好?”
“……”
扶蘇滿臉茫然。
這問題是他能解決的嗎?
隻得硬著頭皮道:“我覺得,要不多給些田地,以安秦卒?”
“愚蠢!”秦王政是破口大罵,“現在良田本就不足,你還要多給些?”
“兒知錯……”
“欸,其實公子說的也有些道理。世人熙熙皆為利來,世人攘攘皆為利往。秦卒立功奪爵,無非為了田宅。”
公孫劫卻是笑著起身。
這事其實很好理解。
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後世有些公司也會外派員工去非洲乾活。如果是月薪三千,那絕對沒人願意。可要是月薪三萬,那公司就是我的家!
就算在國內,也有很多人因為家鄉沒有發展前途,最後選擇跨省打工。自然,也有很多人選擇定居。
類似的操作在後世也有。
話說劉邦定都後,諸侯皆要罷兵歸家。老劉就頒布條律令,諸侯子弟留在關中的,就免去徭役十二年。如果想回家的也行,就免去六年,再給一年的糧食。
就講的極端點,要讓他們在這當郡守,怕不是全都嚷嚷著要留下來。留在壽春會鬨情緒,隻是得到的沒有失去的多。
公孫劫也難給他們做思想工作。
畢竟,他們都是用命拚的!
“阿劫是何意?”
“很簡單,一切遵循自願。”公孫劫麵露微笑,抬手道:“願意留在壽春的,免去三年的賦稅徭役。根據軍功,再額外賞些錢糧。所得軍功越多,錢糧越多。其親眷老幼若願來壽春,秦國也可幫忙護送。若無法來的,秦國也可給些錢糧用以養老。”
相較於土地,現在秦國最不缺的就是錢糧。就說這回攻破楚國後,繳獲的金玉珠寶便無法估量。
“給錢糧養老?”
“少些就行。”公孫劫背著手,解釋道:“秦人相當好麵子。秦國派遣官吏送糧,間接送去喜訊,也能證明他們建功立業。在鄉黨之中,也能有些名氣。”
“對對對,我就是這意思!”
扶蘇滿臉感動,連連點頭。
秦王政隻是冷冷瞥了他眼。
“你是這意思?”
“……”
秦王政站在宮門口。
抬頭看著夜空。
這件事非同小可。
不能輕易定下。
“若一半人留下,需要多少錢糧?”
“這我還沒算過。”
“讓張蒼算好再上呈。”
秦王政自然知道公孫劫所言是極好的法子,可賞賜就得利出一孔。九罰一賞,方能確保國家機器運轉。
公孫劫抬手示意,自覺告退。作為丞相,他不僅是做蛋糕的人,還得幫著分蛋糕。曆朝曆代如何分蛋糕,都是個難題。在他看來,給立功秦卒些錢糧反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