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劫緩步向前。
麵對他們的質疑,很是從容。
秦國的郵驛製度已經很完善。
隻是距離較遠,慢了些而已。
“方才姚公剛好提到,要將諸侯的遽、馹、置等不同名目統一為【郵】。”
姚賈心領神會的一笑。
郵驛主要就是由典客負責,他麾下屬吏名為行人,就兼職乾這活。郵傳實行接力傳送,沿固定路線由專職人員分段遞送,而地方設有【督郵】監管。
各國自然都有,隻是稱呼不同。
所以他建議全改成郵,方便管理。
這事可不好乾……
還要派專人疏通官道,繪製輿圖。
姚賈預估起碼得要兩三年才能完善,因為燕齊楚三地實在是太遠。派遣出去的行人往返各地,也需要時間。
公孫劫沒有著急。
他又看向身後的李斯。
“此外,秦國也製定有諸多律法控製。以《行書律》規範文書收發,以《傳食律》供給人馬糧草。郵路沿途還有【傳舍】,供郵人休息。”
公孫劫是侃侃而談。
秦朝就是這樣個國家。
沒有前人可借鑒。
就隻能自己思索解決。
這對皇帝大臣都是個考驗。
提及政哥的功績,很多人都能說上來些。可在公孫劫看來,秦國的郵驛製度極其完善,是皇帝能實控邊郡的最大依仗!
像收發文書都有規定。
時間、地點、人物都要登記造冊。
秦律明文規定,類似皇帝詔書這類急行文書,必須得要立刻送出,不允許稽留片刻。就算是普通文書,也必須在當日送出,不允許積壓!
唔……有網購快遞那味了。
為防止泄密,不同文書會用不同文字傳遞。並且還會在繩結處用封泥,再蓋上璽印,防止途中私拆。
至於想仿造?
官方用的封泥可不是誰都能仿的。
況且仿造封泥,乃是死罪!
“負責傳遞文書的,皆是精挑細選。需體格強壯,行止輕捷,名為輕車、赾(iin張、引強、中卒。他們所經之處,任何人不得阻攔。”
公孫劫緩緩講述。
姚賈則是向前補充。
“不僅是這些,在南方水係發達之處,也有郵人乘舟而傳遞文書。”
“典客說的沒錯。”
大殿內甚為安靜。
他們都注視著公孫劫。
很想知道他葫蘆裡賣的什麼藥。
秦國是以法家治國,所以最注重時效。加上要推行郡縣製,就更在乎消息傳遞,起到及時響應的效果。
“目前郵驛以水陸為重,現在可多加一種。”公孫劫抬手指天,“秦之先,為玄鳥隕卵而生。既是如此,為何不能以飛鳥通訊?今後郵驛就以水陸空而行!”
“荒謬!”
隗狀漲紅著臉怒斥。
用飛鳥傳遞消息?
你糊弄鬼呢!
王綰蹙眉走出,抬手勸阻道:“丞相,朝堂之上不可妄言。綰忝為禦史大夫,鬥膽勸丞相句,勿要因此削爵!”
“臣昧死言,懲治丞相!”
“臣附議!”
“臣附議!”
“……”
不少朝臣都跳了出來。
這裡麵多少摻雜點私人恩怨。
畢竟公孫劫絕了他們分封的念頭,現在瞧見他放肆妄言,自然是迫不及待的紛紛站出來彈劾。
反觀李斯卻是一笑。
“諸公為何如此著急?”
“不如等丞相說完再駁斥。”
秦國朝堂常有爭辯。
政見不合有矛盾都很正常,但肯定得讓對方把話都說完。這就叫我雖然不認可你的看法,但我誓死捍衛你發言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