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平靜看著。
隻覺得是理所當然。
公孫劫所言並無不可。
因為這也符合法家所主張的。
就以韓非為例,他認為君主應當掌握絕對的權力,通過集權來統籌關係,這些自然極其契合秦始皇所想。還主張循名責實,權責對等。
但公孫劫所提出的構想,的確會引起嘩然。就像楊朱就認為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取一毫而損天下亦不為也。
秦國經過攻伐六國,培養起批新興貴族。他們有點類似是中產階級,是用自己的命而拚的爵位。結果就因為他們田多,就要繳更多的稅。
沒錯,就算多繳也沒多少。
可不患寡而患不均!
他們肯定會鬨情緒,會不忿。
老子的田地,是用軍功拚的。那些慫包不敢上戰場,或是沒撈到爵位,結果繳的田賦比我少?!
這無關田賦多少。
哪怕多出一斤,都不應該!
關外不說,關內的老秦人絕對會鬨!
李斯能理解公孫劫。
甚至是願意支持他。
可要讓他提出來?
那不可能!
他可沒這麼傻。
這些事,公孫劫也都很清楚。
他在趙國推行算緡,是因為秦國步步緊逼。加上又要麵臨天災,他為了搞錢搞糧,實在是沒的選。
這回區彆收稅,不僅是為搞錢。而是要安撫各地黔首,打壓地方豪強,借此加強對地方的控製。
政令當然不是完美的。
在實際推行中會有很多問題。
這就屬於是陣痛期。
秦始皇輕輕歎息。
他隻希望能好好算清楚。
這些事,終歸是要有人去做的。對於這樣個新生的帝國,目前還是要以維穩為主。公孫劫目前官爵都已到頂,完全能不提這些,因為這極可能讓他跌的粉身碎骨!
秦始皇抬起頭來。
目光也變得無比堅定。
既是如此,就先試著去推行。
實在不行,再想辦法補救。
“另外,朕以為現在的王璽已不足用。”秦始皇拿起王璽,岔開話題道:“此事就由少府,為朕重新打造,就以去年所采藍田美玉為底!”
“臣遵製!”
趙亥緩步走出。
公孫劫則是挑了挑眉。
這就是傳國玉璽啊!
他記得此前曾看過個說法。
就是說傳國玉璽是用和氏璧所造,可他此前曾看過和氏璧。作為玉璧,的確是玲瓏剔透,美得令他窒息。
可要拿和氏璧做玉璽,公孫劫還是覺得不太靠譜的。因為玉璧比較薄,而且上麵已有諸多紋路。若用來做傳國玉璽,還是不太現實的。
出於政治考量,和氏璧最早也是出自楚國。現在當然可以用來當做戰利品欣賞,可要是做秦國的傳國玉璽,總覺得怪怪的。
藍田美玉則不一樣。
畢竟還屬於是關中區域。
去年剛好挖到塊精美的玉料,公孫劫就做主獻給政哥。現在被用來製作傳國玉璽,則是讓他有些詫異。不知不覺,他也成了曆史的一部分……
……
終於,廷議正式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