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五千塊,即便是在博士生裡,我也算是最窮的了……”
在讀物理博士研究生的補貼不低,包括各類基本補助、獎學金、課題工資、導師津貼等等,他在讀博第一年拿到了六萬左右。
但過去半年不一樣了。
薛坤走了。
新導師鄧宏軍手裡沒有大項目,他還是臨時分配的學生,沒有課題工資不說,導師津貼也少的可憐。
半年,隻拿到了基本補助和基礎獎學金。
東港的消費水平偏高,如此稀少的收入,彆說是存款了,沒有負債就已經很不錯了。
身體,59,數據正常。
平日裡都是在搞研究,熬夜是經常性的,也基本不怎麼鍛煉。
思維,77,不知道怎麼判斷的,難道和知識量有關?
學術名望……
負177,明顯是和論文被掛網上有關,多數人眼裡,他就是個學術騙子吧?
自嘲一笑,繼續看。
係統第二部分是能力界麵,裡麵就隻有一個能力——
《正確感知》。
《正確感知》的介紹隻有一句話:可以對問題的結論進行判斷。
再下麵……
第二部分能力後方有個小問號,查看後發現是‘升級需求’。
升級需求——
【思維,80;身體,70;學術名望,1000點;財富,一百萬。】
“財富,一百萬?”
“也就是說,想升級必須要兼顧賺錢?一百萬可不是個小數目,難道要去買個彩票等著中獎?”
深吸一口氣,冷靜一下。
思維、身體,可以通過積累知識以及鍛煉提升。
學術名望,自然是發表論文,或是做一些其他和體現學術有關的事務。
財富……
賺錢,還真是最困難的條件。
普通人一輩子都積攢不了一百萬,博士畢業出去工作,月薪兩萬加,刨除生活開銷,積攢一百萬也需要十年以上。
正思考間,旁邊忽然傳來一個女聲,聲音中還帶著驚訝,“你們物理係也研究方程?”
張明浩嚇了一跳。
扭頭一看正是未來室友餘敏霞,昨天剛見過,今天也不熟悉。
他解釋了一句,“類Kawahara三階非線性方程,實驗計算上會用到,一般都是代入數值模擬計算。”
“你是在想求解方法嗎?”
餘敏霞好奇的問了句,隨後解釋道,“我也研究這個!”
說著從包裡拿出幾頁資料放在桌上,“看看!形式不一樣,但變換後應該差不多。”
張明浩仔細看了看,資料上確實是同類型的偏微分方程。
同類型,求解方法會有偏差,但大體上是可以通用的。
餘敏霞坐在了一旁,歎氣道,“我導師給說了幾個方向,也不一定對。我還想用這個研究寫論文,但感覺遙遙無期啊!”
“都有什麼方向?”張明浩就著話題問了句。
餘敏霞拉了凳子過來,湊近了坐下簡單說起來,“一個就是變換,不斷的變換,不斷代入或是直接性離散,直到運算量大大降低,可以用計算機進行近似求值。”
“想想都不可能,涉及的離散和變化太複雜了。”
“還有,常規的差分近似離散,但還是複雜,近似離散偏差過大……”
“另外,利用有限元法,就是建立模型並進行無限製的拆分,我覺得……”
她連說了好幾個方向。
等全部說完以後,抬起頭就注意到張明浩的眼神有些怪異。
什麼意思?
餘敏霞摸了摸臉頰,蹙眉不解,“怎麼了?”
張明浩抿了抿嘴,開口道,“你排除了唯一的正確答案。”
“啊?”
“粗暴的變換代入、直接性的離散,才是正確方向。”
“不可能。”
餘敏霞的語調平淡,甚至顯得很不在意,她隻是和對方隨意討論幾句,可沒想真去解決什麼問題。
一個物理係,即將入學的博士生,也不可能在複雜方程解析問題上,給出有意義的建議。
張明浩已經迫不及待的拿起了筆,“那我們來試著分析一下。”
說著眼神也亮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