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要能詳細研究其中的一個,就可以寫論文了。”
“這個……”
張明浩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評價。
“很複雜、很複雜!”
陳蘭君說著直抓頭發,“stanene的研究有多難?其他金屬單原子層也一樣,牽扯到多物理場拓撲的混亂係統,多物理場拓撲、優化建模啊!”
“我真是寧願去做實驗!”
張明浩理解的點頭。
多物理場拓撲優化建模確實非常複雜,實驗研究是費時費力、理論研究則要耗費大量的腦細胞。
相同點是,都難。
他想了想,開口道,“這個方向,我有個研究想法,你聽聽。”
“項目組一直做stanene,我覺得你可以研究stanene單一方向,分析襯底表層電子、原子排列和stanene特性的關聯。”
“實驗室的stanene資料全,有足夠多的數據支持,做起來就很容易。”
陳蘭君靜靜地盯著他,忽然笑了出來,“小學弟,你剛入學,就指點起我博士論文的研究方向了?”
“你可真逗!”
張明浩一愣,隨即不在意的一笑。
……
南江省高通市科技園區,新創微電子半導體研發基地。
二樓材料研發組辦公室。
李嘉鑫拿著剛打印好的資料,眼神一動也不動的看著。
他是研發部的材料工程師,所屬的半導體材料組也是研發團隊核心中的核心。
手裡的資料是老同學薛坤發過來的。
“是個描述半導體襯底和器件關聯的數學模型?”
“怎麼還有原子、電子……”
薛坤發過來的資料上,有數學模型參數的簡單說明。
李嘉鑫大致看明白了。
換做是其他人,拿出這麼一份資料讓幫忙驗證,他都會直接扔進垃圾桶。
半導體襯底的原子、電子,和器件特性聯係在一起?
這不是搞笑嗎?
半導體的基礎理論,什麼時候精致到如此程度了?
老同學,還是要給點麵子的。
李嘉鑫拿著資料去給組長看了,材料組的組長,也是研發部的副總監,名字叫做石耀坤,是個臉龐板正的中年人。
石耀坤看了一下資料,又聽李嘉鑫解釋了下,當即點頭道,“你同學是江州大學物理係的教授?”
“原來在東港大學,剛過去的。”
石耀坤想了想,點頭道,“也許是什麼最新的研究。他隻是說幫忙驗證,也不要我們的數據,對吧?”
“有個結果就行。”
“那就找人算一下吧。”
石耀坤道,“不是招了幾個實習生嗎?把數據給他們,讓他們算一下。”
他說完也沒在意。
李嘉鑫去找了實驗數據,又找了實習生幫忙。
雖然說是‘讓實習生算’,但畢竟是老同學的請托,他還是做了簡單的講解,又說明了一下該怎麼去驗證。
臨走前,還特彆叮囑了一下,“有結果,立刻和我說。”
說完就回了辦公室。
三個實習生都是博士畢業,一個物理專業的,兩個計算機專業的。
專業不同,正好進行合作。
一個負責歸總分析實驗數據;一個負責計算原始數值;最後一個,負責代入數值到模型中進行計算驗證。
兩個小時以後,有個實習生來到了研發組辦公室,當即喊了一聲,“李工!”
“我們歸總了七組實驗數據,代入計算後,都在模型的取值範圍內。”
李嘉鑫盯著電腦屏幕,手裡端著的咖啡正要送進口中。
他聽到喊聲,愣了一下。
等反應過來,猛地起身質問道,“七組數據?全都在取值範圍內!?”
“對啊?”來報告的實習生嚇了一跳。
“怎麼可能!”
李嘉鑫下意識脫口而出,旋即快步走出研發辦公室,“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