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大學數學中心。
杜彬院士正在研究一篇數學論文,題目叫做《七種高階定式的近似變換》。
這是《應用數學學報》馬上要刊載的論文,主題對應標題,講的就是幾種高階定式的近似變換方法。
杜彬就是論文審稿編輯,審稿時給了論文極高的評價。
即便審稿已經通過,他還是忍不住繼續研究,想計算出論文中各個變換形式的‘近似程度’以及對方程求解結果的影響。
一次又一次反複驗算,他發現幾種變換的近似程度是不同的,但都可以用‘極為近似’來評價。
最重要的是,無論代入任何一種高階偏微分方程,對求解結果的影響都微乎其微。
在完成了一次帶入線性偏微分方程的運算,並發現和使用傅立葉變換求得的結果幾乎一致後,杜彬頓時忍不住感歎,“好啊,真好!”
“帶入變換來求解,方程變得簡單,求解速度要快的多。”
“這幾個變換,都能當公式來用了。”
他說著抑製不住分享欲,看向對麵的年輕人,“魏傑,發你個論文,仔細看看,把裡麵的變換形式背下來。”
“做計算,很有用啊!”
魏傑擔任數學中心副研究員、首都大學助理教授,並得到杜彬院士的看重,是數學中心重點培養的青年人才。
聽到杜彬的話,他頓時好奇什麼樣的論文,能得到如此高的評價。
“七種高階定式的近似變換……”
“作者是,張明浩?”
魏傑把‘張明浩’三個字咬的很重,語氣中明顯帶著驚訝。
“有什麼不對嗎?”杜彬凝著眉頭疑惑問道。
魏傑馬上解釋道,“我剛刷了刷微博,有個熱搜的主角就是張明浩,是江州大學的博士生……應該不是一個人。”
他下意識做出判斷。
一篇能被杜彬院士看重的論文,作者不可能是個博士生。
“江州大學?博士生?”
杜彬一愣,馬上道,“什麼熱搜?詳細說說……”
“算了,我看看!”
網上的信息,結合老朋友孟國慶的隻言片語,杜彬馬上做出判斷,“就是他!”
“怎麼回事?”
“這麼優秀的博士生,會因為學術造假被開除?就讀江州大學,連入學都被質疑?”
簡直荒謬!
杜彬看著網上的信息,越看就越生氣,乾脆拿出手機打了個電話。
“施承乾,我是杜彬!”
“你們學校怎麼回事?那麼優秀的一個博士生,入個學還鬨上了?”
“看看網上都說的什麼,趕緊處理一下,還當校長呢,不行趕緊辭職!”
對麵是施承乾。
江州大學校長、西南數學研究院院長、科學院院士……
施承乾的頭銜很多,也正因為頭銜多,他的工作也非常忙。
剛參加完國外的數學會議,下了飛機就要去首都參加個經費預算會,忙到腳不沾地也根本沒關注大學事務。
大學事務也不用關心。
學校各類事務都有專人來處理,校長也基本不用做什麼。
現在老朋友打來電話懟上幾句,施承乾怎麼想都有點冤枉,他趕忙問了一下,也知道了兩件事——
第一,有個博士生因為入學問題上了新聞。
第二,這個博士生極為優秀,發了讓杜彬讚歎不已的數學論文,好像還牽扯一個什麼校企合作項目?
他忙著去開會,也抽空就給宣傳部主任楊麗萍打了個電話,“楊主任,新聞的那個事,趕緊處理!”
“我就說一點,一定要維護這個博士生,明白了吧!”
“您放心吧!”
楊麗萍趕緊回應,“我們開會討論過了,一定全力維護自己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