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還是第一次接到施承乾的電話。
這個事,連施校長都關注了,而且也給了同樣的處理原則。
“趕緊的,快一點!”
楊麗萍放下電話,著急的催促起來,“公告寫好了嗎?”
“用詞一定要注意,再改改,我還要拿給郭書記看呢!”
“連施校長都催了!”
輿論發酵的速度太快了。
一個小時以前,微博上就隻有評論、轉發多的帖子。
現在則登上了熱搜,關鍵字為#二月清退三月入學#,相關帖子的轉發、評論人數,迅速上了個新台階。
大量網友去江州大學賬號下留言。
那不能叫留言,而是質疑、怒罵,甚至詆毀……
不到一個小時,賬號置頂帖子的評論數量就高達上千條。
這種情況,常規的處理方法先是鎖定不允許評論,或者是精選評論不顯示。
江州大學賬號沒有這樣做,他們的做法是快速發出了公告。
不是針對輿情成立調查組展開調查,而是直接說了結論。
公告第一句就明確說明——
“張明浩的成績極為優異,並具有突出的科研才能,完全符合江州大學博士生入學標準!”
下麵做了三條補充,針對的就是網絡輿情問題了。
第一條說了三月份博士生招生情況,張明浩是常規流程入學。
第二條內容比較犀利,說的是‘實驗數據造假論文’。
“經調查,‘涉嫌實驗數據造假論文’隻是一篇實驗數據記錄,並不涉及博士生畢業需求。
論文不存在數據造假的理由,更不會涉及學術道德問題。”
最後一條則是澄清謠言,“網傳‘背景深厚’為不實謠言,望廣大網友不信謠、不傳謠……”
一個公告,上來就強調張明浩的優秀,明顯做出強硬力保的姿態。
在江州大學的公告發出去以後,相關輿論一下子就火熱起來,#江州大學公告#迅速成為網絡搜索關鍵字,其熱度比#二月清退三月入學#還要高的多。
究其原因,網友從未見過如此高校展示如此‘強硬’的姿態。
輿論主角被東港大學清退,再快速轉到江州大學讀博,常規去想都覺得有問題。
江州大學發的公告,開篇就強調張明浩非常優秀,否定網絡傳言的同時,就連東港大學的調查結果都否定了。
“這麼強硬?”
“不斷強調張明浩很優秀,他真有那麼優秀嗎?”
“江州大學可以啊!調查都不調查,直接下結論說沒問題!”
“這姿態,看起來占理啊!”
輿論風向發生了悄然變化。
有自媒體人站出來,很專業的對公告內容進行解析。
“江州大學的公告中,最核心的是實驗數據造假問題。
他們說‘論文不存在數據造假的理由,更不會涉及學術道德問題’,什麼意思呢?
一個是,論文內容是實驗數據記錄,發的期刊很差,連進行最低學術評價標準都達不到。
另外,因為隻是數據記錄,算不上研究成果,不會影響到博士生畢業問題,也就不存在數據作假的理由。
沒有作假理由,當然不牽扯學術道德問題。”
“說白了,一篇垃圾論文,有什麼可造假的?編造數據有什麼意義?”
這樣一解釋,眾多網友都明白過來。
一篇不涉及博士畢業的實驗記錄,當然就沒有理由去編造數據。
問題來了——
“如果江州大學說的是真的,為什麼東港大學調查認定了學術造假,還把張明浩清退了呢?”
“同樣一件事,調查結論不一致,究竟誰對誰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