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炳坤也在,他很好奇張明浩的‘數據造假實驗’。
“實驗是‘鎳/三氧化二鋁金屬陶瓷’的檢測?”
“對。”
薛坤簡單說了下實驗。
在東港大學時,他研究的是‘隨機結構電磁超材料性態’,主要針對‘鎳/三氧化二鋁金屬陶瓷’進行性質測定。
這個研究取得了不小的進展,實驗成果還發表了國際頂級物理期刊上。
‘鎳/三氧化二鋁金屬陶瓷’,是一種鎳顆粒作為導電相隨機分布在三氧化二鋁基體中的材料。
當鎳含量較低時,該材料的介電常數類似於三氧化二鋁。
隨著鎳含量的提高,介電常數也會提高。
鎳含量超過某一閾值時,材料內部就會形成導通的三維金屬網絡,出現負介電行為,介電常數為負值,成為一種“電磁超材料”。
張明浩所做的實驗,就是固定係數對‘鎳/三氧化二鋁金屬陶瓷’進行測定。
在溝通了幾句以後,薛坤就開始做實驗準備了。
張明浩也跟著一起。
穿越以來,還是第一次到實驗室做正規操作,但記憶是非常深刻的,畢竟跟著薛坤做了半年的實驗,操作也沒什麼問題。
在材料、實驗準備過程中,他不斷使用《正確感知》,保證每一個操作步驟都是正確的。
朱炳坤也做起了準備。
張明浩堅信實驗有發現,但電磁場影響空氣……
怎麼想都不可能!
他不相信。
張明浩堅持要試試,也就跟著做一下,但他不直接參與實驗,而是負責力學實驗室借來的精密儀器——高精流動性測定儀。
這台設備能夠輔助測定風力,或者理解為‘空氣運動指數’,上方的柔片出現細微震顫,屏幕都會顯示出數值。
高精度,說的不僅僅是‘精確’,更重要的是,能測定極低的數值。
把設備放置在封閉的實驗室裡,人體呼吸帶來的空氣流動,都能被準確的測定出來。
當然,缺陷也很明顯。
隻要對著柔片吹上一口氣,測定數值頓時會達到‘999’的MAX級彆。
朱炳坤對設備進行控製,把柔片放置在實驗製造磁場的中心。
他還找了大玻璃罩,把柔片和下方底座一起蓋住了。
這樣一來,柔片就不會受到外在環境乾擾。
準備完成!
薛坤和張明浩也準備好了,三個人都站到了玻璃隔離窗外。
“開始嗎?”朱炳坤扭過頭問道。
薛坤也看向了張明浩。
張明浩輕輕擰著眉,吸一口氣點了下頭,“開始吧!”
按下電源按鈕。
‘鎳/三氧化二鋁金屬陶瓷’測定實驗正式開始。
等了十幾秒,朱炳坤也啟動了高精流動性測定儀。
三人一起看向測定儀的屏幕。
“0、1、0、1……”
測定儀屏幕上的數值,一直在‘0’和‘1’之間跳轉,也就表示沒有測定到任何流動。
正當薛坤歎了口氣,打算放棄的時候,忽然注意到數值變成了‘15’。
他揉了下眼睛,再看過去,就見數字從15慢慢下降。
“9、5、3……”
“0、1、0、1……”
薛坤頓時驚呼一聲,“你們看到了吧?數字跳了!”
“15!”
“我也看到了,跳了!”朱炳坤也是滿臉驚訝。
數字真跳了?
跳到‘15’!
這是不是代表,他們檢測到了實驗所帶來的空氣流動?
兩人都看向張明浩。
張明浩則是擰著眉,小聲嘀咕了句,“不應該啊!”
“整個實驗的複刻是失敗的,怎麼會出現跳轉數值……”
“又是湊巧碰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