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到此結束。
驗收組一行人出了實驗室,並朝著前麵辦公樓的走去。
路上,陳明珍問向三位專家,“怎麼樣?看出什麼問題了嗎?”
王希國也看過去。
袁輝沒說話,他是外行人,也不可能看出什麼。
周鐵軍的眉頭一直鎖著,他分析著回道,“實驗太簡單了,簡單到根本不能找問題,但怎麼可能沒問題呢?”
“不應該啊?”
一行人沉默的繼續走。
王希國忽然抬起頭說了句,“有沒有可能,實驗本來就沒有問題,他們的發現就是一種新的物理現象?”
周鐵軍頓時憋紅了臉,他說了那麼多專業的東西,明確做了好幾次判斷。
沒問題?
他心裡有點不能接受。
崔濟開口道,“應該是沒問題的,而且可能是很重要的發現。”
“實驗簡單,也就代表很容易複刻出來,我回去就試著複刻一下。”
其他人也不說什麼了。
學校對驗收組的到來很重視,他們準備了接待餐,也是想旁敲側擊下驗收結果。
驗收組的人,則是招呼一聲匆忙走了。
袁輝、周鐵軍都很尷尬,他們小聲討論‘實驗有問題’,肯定被其他人聽到了,再留下來也很沒麵子。
崔濟則是忙著回去複刻實驗。
陳明珍、王希國代表科技部來的,倒是有心留下來溝通一下,但三位專家已經走了,他們多留一天連理由都找不到。
最終,驗收組的人都走了。
……
四天,彈指而過。
這天下午,鄧寶山特彆來到應用電磁學實驗室,找到朱炳坤、薛坤和張明浩,宣布了一個好消息。
“恭喜你們!”
“科技部那邊已經把成果歸檔,你們的實驗成果驗收通過了!”
“通過了?”
“真是太好了!”
朱炳坤、薛坤都是一陣激動。
即便是有心理準備,但真知道消息的時候,還是激動的有些不能自已。
張明浩也輕呼了口氣,臉上的笑容也同樣繃不住。
雖然複刻實驗隻成功了一半,還沒能製造出類似於前身在東港大學時的‘持續性的空氣流動’,但兩者肯定是同一現象。
實驗驗收通過,也就代表科技部認可實驗乾擾空氣流動性現象是存在的。
他的論文,自然也不是錯的了!
這一刻,他甚至有種‘沉冤昭雪’的感覺,即便是第二次登上輿論,多數人並不認為他是故意作假,但也依舊認為實驗本身是錯誤的,論文數據也沒有意義。
以後,就不一樣了吧。
半個月後,《中國物理快報》英文版發布新一期。
第一篇快訊的標題為——《實驗重大發現:新物理現象!》
《中國物理快報》英文版是國內排名前三的物理類學術期刊,被全世界各大學術期刊搜索庫收錄。
國際物理期刊排名前二十,是Q1級彆的頂級期刊。
正因為是頂級期刊,快訊標題用詞也會非常嚴謹,極少會出現類似於網絡自媒體吸引眼球的標題。
新一期第一篇的標題,就是‘實驗重大發現’,一下子就吸引了大量的關注。
當仔細閱讀快訊內容時,才發現內容和標題對應,確實是物理學的重大發現,是前所未有的物理現象。
在短短一個小時後,就已經有了大量的相關報道。
各個標題都非常吸引眼球——
《國內團隊發現新物理現象:前所未有》。
《江州大學團隊發現疑似飛碟原理的特殊現象》。
《物理學重大突破:電磁乾擾空氣流動性》。
《震撼!新現象將引領物理學邁向騰飛!》。
《外星科技被攻破一角,未來飛船或會無視空氣阻力》。
《重磅突破……》
《……》
一時間,輿論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