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過年時,各家掛上紅彤彤的燈籠,掛上喜慶的對聯,擺上菊花、五代果、劍蘭、銀柳、金桔、百合花、紅掌、蘭花、桃花、果盤。
哀月和墨杉遇見了吟遊詩人第五語寂,隻見詩人背負雙手,四十五度抬頭望天:“道由白雲儘,春與青溪長,時有落花至,遠隨流水香,閒門向山路,深柳炊煙台,幽映每白日,清輝照衣裳。”
第五語寂忽然轉過身來看見他們倆,露出淡定禮貌的笑容,道:“二位可是旅人,吾曾遊多地,遇見無數人,二位氣宇不凡、麵若天仙,可否跟二位遊玩新元洲?”
墨杉答曰:“可,不知你之名號?”
“第五語寂。”說著拿樹枝在腥鬆的泥土上龍飛鳳舞地刻下名字,“可以稱我寂語山人。”
“墨杉。”
“哀月。”
哀月好奇道:“原來是新元洲,可否介紹一二?”
語寂答道:“此處商業繁華盛產香料,以祠堂聞名,有紫新詩人描述:神歡休自輕,意欲淩鳳翔,新元盛文史,群刻今汪洋。至於具體時景,自請二位一同觀賞。”
語寂請他們吃了犛牛肉拉麵,哧溜哧溜,下了辣子吃得津津有味,又請他們吃了燚羊串和雞包饃,哀月滿意的打了一個飽嗝,對墨杉說:“心有恍惚飽後休,煩惱如何到心頭!”墨杉聽了會心一笑:“聽了倒是不覺得愁了,寂語兄做東,咱有口福。”
語寂帶領著往市區走去,隻見街裡燈紅酒綠,飯市裡人們高談闊論,神采飛揚,新月彎彎孤單地掛在夜空中央,樹影輕動。
天黑,三人步行往名望之戶走去,走到一處紅牆綠瓦漆木大戶前,敲響門環,一盤發侍女開門詢問,讓他們進去。女主人和男主人正在飯局中,前麵是戲台歌女,侍女道:“這是秋風國前來的吟遊詩人,這兩位隨吟遊詩人而來。”
語寂拱拱手:“我是寂語山人,這兩位是哀月和墨杉。”
男主人說:“鄙人陳陌參,賤內陳玉。”
女主人笑盈盈說:“但請吟遊詩人吟一首詩助助興。”
語寂側一步揚頭高喝,中氣十足:“青龍百首驚雷,清風拂麵。白虎流轉回峰,拜山為神。朱雀千羽巨瀑,流光韻逸。玄武萬爪春泥,培土和田。隻為盛世,隻為凡心。”
一個小輩丫頭絹捂嘴嗬嗬一笑:“大開欲合,繼而急轉新塵,可笑可笑。”
新元洲大戶人家家家都建祠堂,祠堂林立,集中在北山洞窟裡,各自有各自信仰的神。
陳家信仰滅天神,主宰燈光明滅,是旅行出差的保佑之神。
侍女帶三人到神像參拜,滅天神風姿卓越,眉目清朗,手托油燈,火光徹夜通明。
快到白天,滅天神手中的燈火會飛向天空,消失在東邊,像被朝陽吸去一般,然後東邊的天空會出現一道三色彩虹。到傍晚,天滅神手中的燈火會突然竄出,比一般的燭火亮得多。
第二天他們三人告彆了陳陌參一家,到蘇家大宅借住,蘇家祠堂是一個中規中矩的方正洞室,門楣上有七隻喜鵲石雕,各展其翼,惟妙惟肖,內有穀香至尊神像,一手持鐮刀,一手捧簸箕,背一袋大米。
蘇家祠堂也有傳說,當年蘇家才四口人,貧窮落魄,蘇旗予一人勞作,扛起四人生活,是日,大雨衝垮了農田,蘇旗予帶了大刀上山打獵,他來到了一片從未見過的土地,撿到一塊四十厘米高的石碑,上麵寫著:穀香至尊座上賓,豐穀新收堆成糧。由此蘇家興旺發達。
石碑已不知何處去,蘇家建了祠堂紀念穀香至尊,每年都有穀香至尊化凡人降臨送種子。
……
喜歡聖使流年請大家收藏:()聖使流年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