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嘮嘮
今天翻了一下段評,發現有人說我在第1章大概舉了一些明星的例子。
他質疑說明星跟普通人創業有啥關係呢?
這個就彰顯了普通老百姓的一個思維誤區。
普通人總是以為明星好像是老天爺賞飯吃,天生就是明星,這幫人天生就是命好,可以耍大牌,擁有巨大的流量和知名度。
隨便接個廣告代言啥的,就是普通老百姓幾輩子的收入。
但你有沒有想過明星為什麼可以成為明星?
你以為這些東西是天上掉餡餅砸他頭上了嗎?
每一個成功的明星,他在背後至少付出過10年以上的心血,在修煉他的才華。
每一個成功的明星,在真正大紅大紫之前至少接過無數部石沉大海的爛劇爛片爛角色。
甚至有一些長相不太突出的實力派演員在成功之前,要失敗上百次試鏡,所謂的事情就是演員的麵試。
所以一個成功的演員就是一個成功的銷冠,就是一個成功的創業者。
你每一次試鏡就是在嘗試將自己賣出去,把自己的才華賣給劇組,讓他們能夠錄用你去詮釋他們想要的那個角色。
所以做演員其實和做銷售是同一個邏輯。
而創業有的時候其實更多的就是需要你的表演,需要你的演講,需要你的口才,需要你的做事風格,有些人之所以創業成功就是因為他會演戲。
因為他懂得炒作,懂得營銷,懂得博眼球,懂得刷存在感,這一切其實都是表演的一部分。
你以為老板天生就像老板?
老板很多時候也要去琢磨其他老板是怎麼表現自己的。
其他老板身上有哪一些優點。
學了,然後從自身上去散發同樣的優點。
你才會越來越像一個老板。ovie.
人生如戲啊。
冠希哥為什麼創業成功,他那個時候已經退出娛樂圈了。
雖然在他退出娛樂圈之前,他就已經創辦了cot。
但其實那個時候他爸都看不起他,認為他投了200多萬,純打水漂肯定失敗。
真正cot爆發,真正讓他成為潮流教父是他在退圈至少三年之後,才開始以潮流商人的身份,重新讓人認識他一遍。
但說白了,他雖然退圈了,他還是在利用他在演藝圈積累的這些對潮流的把控,對話題的把控,對營銷的把控,才能夠做大。
其實冠希哥也是穀底翻身的一個代表,他那個時候出了那個事情,眾所周知的什麼什麼門嘛。
其實欠了幾千萬違約金,廣告商的索賠。
但這個人你就感覺他真的是一個有種的男人,真的有骨氣,你就會感覺這人就是硬啊,就好像沒有困難能打敗他一樣,對自己非常自信的一個人。
其實我在早期的時候經常看他的一些訪談和他的一些電影,然後就會有一種莫名其妙特彆充滿能量的感覺,這個人就是能夠喚醒人心中的血性和野性。
你就會感覺這人演戲骨子裡就有一股狠勁,尤其是狗咬狗,大家可能年輕的朋友沒看過這部戲,有空可以去看一看。
他演一個柬埔寨殺手,全程一句台詞都沒有,全靠眼神和動作去刻畫人物內心。
我覺得其實做任何事情,你的這顆心一定是第1位的。
所有的技術其實你願意花時間去琢磨的話,你都能琢磨出來,那些教學,即使我不在教,你但凡是個有心人,也能從其他渠道給搜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