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飯時,姑姑讓她們姐弟兩一會兒去菜園子摘下蔬菜帶回城裡吃。
由於夏家的菜園子也讓姑媽家種著,夏明月和弟弟摘了不少蔬菜,有茄子,辣椒,四季豆,長豇豆,本地漢菜等。
“姑媽,姑爺呢,又上坡了啊?”難道回來一趟,夏明月想下河捕魚。
城裡的魚吃起來口感趕河裡的野生魚差多了。
“在家呢。”
“姑姑,我想吃魚”夏明月摟住夏翠英的胳膊撒嬌。
“走吧,回去喊你姑爺去撒網。”
夏家姐弟跟著姑爺一起來到河裡。
姑爺負責撒網拉網,姐弟兩負責將魚取下來。
兩個多小時候後,三個人捕了十來斤魚。
八零年代鄉下的漁業是相當豐富的。
再加上,七八年以前,河裡的魚屬於集體的,是不準私人捕撈的,因此,夏明月他們每次過河,隨時都能看見一群一群的魚遊來遊去。
改開後,再加上這兩年,全國到處試點土地家庭承包製,大鍋飯時代也接近尾聲,很多東西就開始放寬。
比如他們月河村,去年開始就有人在河裡撈魚吃,不過一般都是撈來自己家裡改善夥食。
農村人有生意頭腦的很少。
想到這裡,夏明月突然雙眼一亮,道:“姑爺,你捕魚這麼厲害,不如下次捕的魚拿到縣裡來賣,咱們這種小河溝的野生魚,彆看魚不大,但是味道很好,又嫩,營養價值也高,去城裡,絕對能賣不少錢。”
姑爺愣了一下。
他倒是從沒想過這個。
“姑爺,我爸現在是做生意的好手,你隻要把捕的魚拿城裡來,跟著我爸,肯定能賣出去。”夏明月是真心實意建議,她也想報答這前世父母走後唯一給自己溫情的一家子。
說實話,夏家這邊和她媽李家那邊的親戚並不少,但真正不嫌棄他們家,還一直願意幫助夏家的也隻有姑姑姑父。
夏明月自己的三個舅舅和兩個姨媽都是表麵功夫。
“行,那我明天試試。”
傍晚時候,聽得夏翠英喊他們回去吃飯,三個人才一人提了一桶魚往家裡走。
“這麼多魚,你們這也太厲害了。”李文菊都看傻眼了。
她懷疑這三個人是不是把這條河裡的魚都給撈乾淨了。
吃過晚飯後,夏翠英隻留了兩頓吃的魚,其他的全讓弟弟一家帶走。
統共的有二十多斤。
“學桃,你用板車給強子他們送到縣城去。”
姑爺叫張學桃。
“姑爺,你乾脆今晚就住縣裡,這些魚我們一會兒用水先養著,明早,你跟我爸一起去市場賣一下看看情況。”
文學桃看了一眼自己老婆。
夏翠英得知侄女要讓自己男人賣魚賺錢,倒也歡歡喜喜同意了。
晚上,幾個人在客廳聊魚的賣價。
夏明月計算了一下,最後告訴他們,賣九塊。
張學桃瞪大眼睛,不可置信道:“這麼貴,賣得出去嗎?這年頭肉都才一毛多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