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衛繡春刀鐫刻的雪花紋在月光下流轉寒芒,細密血珠順著刃口蜿蜒而下。
嘉靖緩緩起身,他凝視著杜延霖被繡春刀壓彎的脊梁,恍惚間,他仿佛看到三十年前大禮議時的楊廷和。
這個認知讓嘉靖瞳孔驟縮——他絕不容許再出現能動搖皇權的精神圖騰。
“傳旨。”嘉靖終於開口了。
觀星台下百餘官員的呼吸聲驟然停滯。
“杜延霖...”嘉靖的聲音輕得像飄落的雪片,右手卻將道袍攥出猙獰褶皺:
“...大逆不道,著刑部即日論斬。”嘉靖扶著黃錦的臂膀轉身離去,風聲中飄來最後一句:“朕乏了。”
“陛下...”有人想開口求情,卻訥訥出聲、欲言又止。
“哈哈哈哈——!”就在這時,杜延霖突然仰天大笑,笑聲震得渾天儀銅環微微發顫:
“有道是"主過不諫非忠也,畏死不言非勇也",臣今日上此疏,便早已視死如歸,隻可惜,我大明將臨傾天之禍!”
“露出尾巴了不是?”嚴世蕃似乎一下子抓到了把柄,斜眼哂笑道:
“你這般詛咒朝廷,還說上此疏不是為了沽名邀直?莫非我煌煌大明離了你這狂徒,便要天塌地陷不成......”
轟隆!
嚴世蕃話音未落,西南方向忽然傳來一聲悶雷般的轟鳴。
重達千斤的渾天儀竟平地驚跳三尺,四遊環與赤道環轟然相撞,迸濺的火星四濺。
觀象台上銅表晷突然傾塌,丈餘長的青銅晷針如巨劍貫入丹墀,震得嘉靖踉蹌扶住欄杆。
“地龍翻身!”此起彼伏的驚叫中,整座北京城劇烈搖晃起來。
《明史》記載:嘉靖三十四年十二月十二日子夜,關中地震。壓死官吏軍民奏報有名者八十三萬有奇,其不知名未經奏報者不可數計。
據後世估算,此次地震震級達8.3級,地震波及麵積達90萬平方公裡,震感最遠達福建兩廣,北京亦震感強烈。
因震中在陝西華縣,後世遂稱華州大地震。
而這,正是杜延霖選擇今夜上疏的原因和底氣所在!——
若當他上疏時華縣大地震恰好撕裂黃河兩岸,那麼他封字字泣血的“治安疏”便不再是狂言,而是獲證於天道的預言!
如此既立身於清流之中,又在嘉靖手下死裡逃生,可謂兩難自解!
而此時嘉靖被黃錦扶著的手驟然攥緊,指節慘白!
他望著渾天儀銅環迸濺的火星,腦中轟然炸響《開元占經》那句讖語——“地動於紫宮,主君德有虧”!
血色瞬間從這位道君皇帝的麵頰褪去,嘉靖的雙眼也不由地有些虛了。
整個地動的時間並不長,但來的偏偏那麼地巧,剛好卡在了嘉靖傳旨刑部問斬杜延霖的刹那。
“陛下!”騷亂之中,一青袍官員忽地跪倒,朝禦座叩首:
“天心示警至此,臣刑部郎中王世貞懇請陛下暫息雷霆之怒!”
話音未落,翰林院侍讀學士高拱突然振袖出列,聲如洪鐘:
“昔漢文帝因日食納諫止刑,漢光武帝遇地動而釋係囚。今災異示警,正陛下修德弭災之時啊!”
應和聲自丹墀下層層漫開,數十位監察禦史、給事中、翰林學士們齊齊跪倒,以額觸地:
“杜延霖狂言雖謬,然天象垂戒、伏望陛下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