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登仙樓和李師師待了一天,親也親了、摸也摸了,其他不行。
因為李媽媽全程監控,稍有過頭的舉動,馬上衝出來。
到了晚上,武鬆離開登仙樓,回到客店。
拿起毛筆,繼續挑燈寫書。
隨著國子監刊印《傳習錄》,汴京的讀書人瘋搶。
特彆是各大書肆的書商,瘋狂搶購,一本書的價格炒到了1百兩銀子。
賣到外地後,價格翻倍。
武鬆也因此而聲名鵲起。
整個汴梁,沒有人不知道武鬆!
待在客店寫了幾天書,何運貞上門來了。
“哥哥是必中狀元的,還如此刻苦讀書。”
何運貞有些不理解。
從省試的成績看,武鬆考中狀元已經十拿九穩。
“彆忘了李傑。”
“哥哥何必說他,若非童貫那廝懷有私心,他豈能並列第一。”
“今日找我何事?莫非楊媽媽又想我了?”
何運貞嘿嘿笑道:
“哥哥彆說,那楊媽媽還真想哥哥了。”
“不過,小弟今日來不為了她,是想請哥哥去看蹴鞠。”
“蹴鞠?”
武鬆想起來了,就是遼國皇子敖盧斡和大宋太尉高俅的比賽。
如果大宋贏了,不給歲幣、錢糧。
如果遼國贏了,就要索取大量錢糧、布匹。
“在何處?”
“在禁軍校場邊上,那裡有球場,哥哥跟我去看。”
武鬆換了一身衣服下樓。
球場距離客棧有點遠,兩人騎馬前往。
蹴鞠在北宋算是很流行的娛樂方式,踢球蹴鞠的人也多。
走在路上,許多人往校場方向走。
抵達校場時,觀眾台上已經坐滿了人,就連邊上也有許多看球的。
“汴京的百姓如此喜愛蹴鞠?”
武鬆著實有些詫異。
何運貞說道:“聖上喜愛蹴鞠,高太尉他們也喜愛。”
“汴京的球社有數百,每逢節日,必有蹴鞠的。”
何運貞是官二代,可以弄到好位置。
武鬆跟著坐在主席台旁邊,視野非常好。
底下中間擺著一張桌子,放著三張太師椅。
“高俅會來?”
武鬆問了一句,何運貞點頭道:
“對,高太尉負責,鴻臚寺主辦。”
高俅的名字聽了那麼久,卻沒有見過,武鬆很好奇,這個高俅到底長啥樣。
大宋的球員入場,其中一個是黃如意,武鬆見過的。
之後是遼國的球員入場,每個身材魁梧,穿著緊身衣服,腿用布條綁著,穿的是皮靴。
看球的人很多,武鬆粗略估算,至少有三萬多人。
北宋時期,這麼多人喜歡足球。
一千多年後,國足踢成那個鬼樣子,真他娘的廢物!
武鬆心裡暗罵幾句。
球員入場,看球的百姓歡呼,就像見到球星一樣。
有的小娘子把貼身攜帶的香囊丟給球員,簡直和後世追球星一模一樣。
“那人是齊雲社的黃如意,汴京球技最好的。”
“那人是風流社的陳江南,腿法極準。”
何運貞對這些球員很熟悉,看樣子也是個球迷。
武鬆轉頭看向旁邊,發現一個熟悉的身影。
“那人是不是李傑?”
何運貞看過去,隻見一個年輕男子,身穿錦衣,戴著一個麵具。
“是他,戴麵具作甚?”
“裝逼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