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試一個月後,就是殿試。
殿試是科舉的最後一關,由皇帝親自主持的最高一級科舉考試。
宋代的殿試開始於宋太祖開寶六年,目的是防止官僚貴族弄權舞弊,卷子由皇帝親自過目排名。
當然,宋太祖趙匡胤這樣做,也是為了打擊權貴,讓所有進士及第的考生成為“天子門生”。
從此以後,所有進士及第的官員,都可以說皇帝的學生。
所謂天地君親師。
皇帝既是君,也是師!
省試屬於選拔考試,8千多人參加考試,錄取進士隻有3百人。
而殿試不一樣,殿試不再淘汰,隻分名次,然後根據名次決定官職和以後的發展。
時間很快過了一個月。
一大早,客店的老板在樓下敲鑼,挨個房間敲門,提醒大家參加殿試,不要遲到了。
武鬆起床,洗漱完畢,換好衣服。
樓下準備了狀元宴,是客店老板免費給參加殿試考生的。
參加殿試的都是準進士,以後都是朝廷官員,免費給一頓早餐,早結善緣。
武鬆撿了肉包子吃個渾飽,又喝了兩大碗茶。
殿試持續一天,不能提前交卷。
考場隻提供茶水,不給食物,所以要吃飽。
吃飽後,武鬆大步走向皇宮。
殿試的地點在集英殿,在皇宮裡麵。
抵達宮門口時,何運貞、林震都在,歐陽雄、陳歡、王祿一幫人也在。
見到武鬆,歐陽雄、陳歡幾人恭敬行禮:
“武兄。”
就連高傲的王祿也對著武鬆行了一禮:
“武兄弟。”
武鬆對著三人微微點頭,算是回禮。
《傳習錄》出版後,武鬆在士林中的地位很高,已經是半神的存在。
“哥哥今日必中狀元。”
何運貞笑嗬嗬牽著武鬆的手,緊緊跟在身邊,以此顯示自己和武鬆親近。
林震也湊過來,顯示自己和武鬆很熟,地位不一樣。
貢士齊聚,宦官帶著禁軍到了門口。
“聖上有旨,請諸位貢士入殿。”
說罷,宦官引路,禁軍兩邊列隊,三百貢士往裡走。
武鬆走在最前麵,因為他身材高大、步伐快,也因為他是省元。
何運貞、王祿、歐陽雄等人跟在身後。
武鬆心中暗暗嘀咕:
李傑那廝跑哪去了?怎的不見?
難道他放棄了?
不可能吧?
就算覺得丟臉,也沒必要不來參加殿試...
如此想著,武鬆跟著進了集英殿。
座位是按照省試排名來的,武鬆自然而然往最前麵走...
卻發現李傑坐在第一個位置。
靠!
憑什麼呀!
老子才是真材實料的第一名,你小子又把第一個位置占了!
何運貞見到李傑坐在第一個位置的時候,也是一愣,隨即臉色憤怒嘲諷。
其他入場的貢士也發現了問題,心中都暗暗嘀咕。
武鬆在第二個位置坐下,何運貞在第三個位置坐下,其他人依次落座。
“小老弟,你怎麼進來的?”
“你有後門,怎的不告訴哥哥我啊?”
武鬆故意問他。
李傑嘴巴動了動,轉頭看向左邊,不和武鬆說話。
何運貞一陣鄙夷,覺得李傑真是無恥。
不過,李傑似乎沒有跟著大家一起入場,這說明李傑可以直入皇宮。
猜測沒有錯,李傑是外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