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祿幾個人在旁邊觥籌交錯,說著日後如何平步青雲。
何運貞如坐針氈,起身打算離開。
陳歡卻喊住何運貞,笑道:
“何公子,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何不與我們共飲一杯?”
何運貞一肚子火,又不好發泄。
本想在這裡等小廝打探消息回來,現在覺得或許不用了。
殿試的排名一旦確定,那就是定了。
武鬆啊武鬆,你誤我!
正要下樓的時候,小廝氣喘籲籲跑上來,喊道:
“重閱...公子..重閱.”
何運貞身體顫抖一下,揪住小廝問道:
“什麼重閱?”
小廝緩了緩,咽了幾口唾沫,說道:
“官家對貢院的排名不滿,下旨重新閱卷。”
“太師和祭酒剛剛進去,正在聽旨。”
何運貞感覺自己又活了。
“什麼?全部卷子重新審閱?”
“對。”
正在飲酒高歌的幾人聽到這話,全都愣住了。
“放屁!”
“殿試乃我朝最隆重的考試,豈有重新閱卷之理!”
陳歡跳起來指著小廝大罵。
其他幾人跟著喝罵,嘲諷何運貞考得不好,妄圖重來。
王祿卻比較冷靜。
殿試排名不滿意,皇帝重新閱卷,這種事情發生過好幾次。
“你去打探消息!”
王祿摘下腰間魚符,遞給隨從。
隨從接了魚符,馬上下樓,往宮裡打探消息。
何運貞揮揮手,小廝會意,又跑向皇宮打探消息。
這一下,何運貞感覺又複活了,重新坐下來等消息。
隔壁桌的人大聲嚷嚷不可能,絕對不可能重閱,就算重閱,最後的排名也是一樣。
甚至還對何運貞冷嘲熱諷。
何運貞完全不理會,靜靜等消息。
延和殿內。
董逸把所有支持的新法的卷子翻出來,發現隻有18個人支持新法。
其餘要麼支持中立,要麼支持舊法。
這就好辦了,18個支持新法的列在前麵。
其餘按照原有排名,略作調整之後,定了名次,再送給皇帝趙佶。
殿後。
蔡京提筆,為趙佶的新作題字。
太監楊戩拿來一方玉印,趙佶把章子蓋在上麵。
“太師的字就是好。”
“不如聖上的字好。”
新定的名單和卷子送進來。
太監楊戩請示道:
“聖上,董祭酒重定了卷子。”
皇帝趙佶還有些不高興,冷哼道:
“在國子監十幾年,讓他知貢舉,做得亂七八糟。”
“我本想重用他,看來還得再磨礪十年。”
蔡京嗬嗬笑道:“科舉乃為聖上遴選可以分憂之人,董逸不知聖心,不堪大用。”
蔡京這人能得到宋徽宗趙佶的歡心,除了有才華、長相好,最重要的是很會逢迎。
徽宗喜歡什麼,他就說什麼、做什麼。
從王安石變法開始,新法、舊法爭議不斷。
朝中大臣不是支持新法,就是支持舊法,組成朋黨。
而蔡京不同,皇帝支持新法,他就是新黨;皇帝支持舊法,他就是舊黨。
蔡京沒有立場,皇帝的立場就是他的立場。
徽宗欣賞完自己的畫作,才在龍椅上坐下來,拿起名單審閱:
“武鬆?這個武鬆就是那個寫《傳習錄》的?”
“是,這個武鬆是清河縣人士,沒有任何根底,也沒有什麼名師指點,全憑自己參悟。”
“我記得他去年說過甚麼‘存天理、滅人欲’,今年又說格物致知,確實有學問。”
看完名單,楊戩把卷子拿過來。
徽宗先拿起武鬆的卷子,突然眼前一亮,對著蔡京招手道:
“太師,你來!”
蔡京快步上前,徽宗趙佶指著卷子說道:
“這不是朕的字嗎?這武鬆如何會朕的字體?”
這次殿試,武鬆特意用了瘦金體。
瘦金體是宋徽宗所創造的字體,極為特殊,與唐朝流傳下來的楷體很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