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開售,很快成了爆款。
書商和買書的顧客坐在書店等貨,把書店擠滿了。
李庸心中大喜,親自到作坊監督趕工。
客店裡。
武鬆一覺睡到日頭偏西,才懶洋洋起床。
咚咚咚...
房門被敲響。
武鬆以為何運貞來了,約他逛青樓。
房門打開,國子監博士胡瑗站在門口,手裡拿著一本書,看起來很不高興。
“胡博士,您怎麼來了?”
“這書是你寫的?”
胡瑗黑著臉坐下,把《三國演義》丟在桌上。
武鬆拿起來翻了翻,笑道:
“是,我熟讀《三國誌》,喜歡裡麵的故事,所以寫了這本書。”
“我知道這不是正業,當做閒情娛樂罷了。”
在胡瑗看來,寫這種書肯定不務正業。
隻有研究儒學才是正道。
胡瑗上門,應該是來說教的。
武鬆也知道寫小說是小道,他隻想賺點零花錢。
胡瑗黑著臉說道:
“我沒說你不務正業,我就問你,我算不算你的老師?”
“當然,若非胡博士秉公閱卷,恩州解試的第一名便不是我。”
對於胡瑗這個老師,武鬆是認的。
不為彆的,就為胡瑗堅持選武鬆為解元。
若非胡瑗堅持,憑借何運貞的勢力,他就是解元。
“你既然記得我的好,為何不告訴我?”
武鬆懵了,問道:
“學生有甚麼沒有告訴恩師?”
胡瑗指著《三國演義》的作者署名:
“你讓李庸這個奸商並列作者,為何不讓我成為作者?”
武鬆愣住了...
才發現李庸成了第二作者!
“豈有此理,奸商!”
武鬆氣得跳起來。
胡瑗說道:“我就知道你被蒙蔽,跟我來,我與你要個公道!”
胡瑗拿著書怒氣衝衝往外走,武鬆跟在身後。
就在中午,國子監講學休息。
十幾個學生聚在一起看《三國演義》,胡瑗好奇,拿去看了一眼。
不看不要緊,看完後,胡瑗氣得差點炸了。
《三國演義》雖然不是儒學書籍,但寫作的格式、體例獨創一格,內容恢弘跌宕,絕對是開山之作,能流傳後世。
這麼好的書,武鬆居然不告訴他!
最可恨的是,李庸一個書商,居然成了第二作者!
是可忍孰不可忍!
胡瑗不上課了,拿著書到了客店興師問罪。
一問之下,果然武鬆被蒙蔽了。
兩人怒氣衝衝到了傳道書舍。
門口、裡麵擠滿了購買《三國演義》的商人、學子。
其中還有許多國子監的學生。
見到武鬆、胡瑗,眾人馬上行禮。
胡瑗黑著臉,對著書店夥計嗬斥道:
“讓你們李庸出來說話!”
武鬆也臉色不善直入書店後院。
夥計慌忙稟報。
很快,李庸從裡麵出來,臉上還有黑色的油墨。
“武狀元...這是..胡大人?”
李庸見過胡瑗一次,所以認得。
但胡瑗是國子監博士,怎麼會出現在這裡?
見到胡瑗手裡的《三國演義》,李庸明白了。
胡瑗想要買書!
沒錯,就是這樣!
“胡大人,這《三國演義》還在加急刊印,買的人實在太多,恐怕您得等等...”
李庸說得頗為得意。
轉身又對武鬆說道:
“武狀元不愧是我大宋朝的狀元郎,《三國演義》一部千金難求!”
“門口那些人,都是等著買書的,武狀元的文名要傳遍天下,甚至名揚海外。”
“那個高麗王朝,還有扶桑國的書商,也在候著。”
李庸說得眉飛色舞,武鬆全程黑著臉,一言不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