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慶府。
這裡是西夏的都城,也是通往西域的必經之地。
任多洗忠的戰報送進皇宮。
西夏皇帝李乾順坐在樞密院,臉色陰沉,樞密使香都站在一旁不敢說話。
門外進來一個中年男子,對著李乾順行禮:
“拜見兀卒!”
“坐。”
此人是西夏中書令李光信,就是西夏的宰相。
李光信是皇族,還是李乾順的弟弟。
西夏所在區域,以前是大唐的國土,這裡的人還殘留著大唐的製度。
中書令就是從大唐時期傳承下來的製度。
中書令是百官之首,樞密院則是最高軍事機構。
李乾順指了指桌上的戰報,語氣冰冷中帶著憤怒,說道:
“察哥死了。”
簡單的一句,李光信悚然一驚,慌忙抓起桌上的戰報。
看過後,李光信驚訝道:
“武鬆?此人不是宋國的科舉狀元麼?”
樞密使香都說道:
“就是他。”
李光信覺得不可思議,問道:
“這武鬆我知曉的,宋國清河縣人,參加科舉,去年中了殿試狀元。”
“他還寫了幾本書,我都看過,是一個做學問的人,怎麼會...”
作為西夏的宰相,李光信對大宋的情況很了解。
特彆是宋朝的大臣,他一直很關注。
武鬆是大宋朝堂上的風雲人物,李光信自然格外關注。
《傳習錄》《四書章句注解》《三國演義》《三字經》...
武鬆寫的幾本書,李光信都看過。
對於武鬆的評價,李光信就是兩個字:
書生!
這樣的人,在宋朝很風光,很有前途。
但是,在西夏人看來,這樣的武鬆就是廢物!
十有九人堪白眼,百無一用是書生!
西夏以武立國,鄙視科舉讀書!
聽說徽宗派遣趙楷、武鬆為將,出征西夏,李光信嗤之以鼻,預言察哥必能斬了武鬆。
萬萬沒想到,察哥死在了武鬆手裡。
李乾順臉色很差,說道:
“我不管為甚麼,我隻要武鬆的首級!”
“你們說,派誰去?”
李光信看向樞密使香都,說道:
“獻王阿惠在卓羅和南軍司,去年擊破童貫,獻王也曾參戰。”
“我舉薦獻王接管靜塞軍司和西壽保泰軍司,任多洗忠由獻王統領。”
說起任多洗忠,李乾順明顯不高興,罵道:
“任多洗忠屢次兵敗,我要將他捉回來斬了。”
“還有布雅,身為靜塞軍司監軍使,居然被燒了營寨,廢物!”
“將布雅的族人捉了,全都絞死!”
樞密使香都勸道:
“如今用人之際,可讓他戴罪立功。”
李光信附和道:
“微臣也這麼認為,讓他戴罪立功吧。”
李乾順深吸一口氣,算是暫且饒過仁多洗忠和布雅。
“派翔慶軍去!我要武鬆的首級,送到這裡來!送到我手裡來!”
中書令李光信、樞密使香都同時拜道:
“微臣領旨!”
翔慶軍是西夏的軍司之一,位於西平府。
而西平府曾經是西夏的首都,後來遷移到興慶城。
西平府是拱衛都城的陪都,位置非常重要。
屯駐西平府的翔慶軍是西夏最精銳的軍隊。
李乾順派出翔慶軍,說明他真的很生氣了。
“讓監軍使重貴去,告訴他,我隻要武鬆的人頭,其他的我不管!”
“微臣領旨。”
李乾順正準備離開,門外來報,說承天寺慧光大師求見。
很快,一個滿臉橫肉、腰粗十圍的僧人走進來,身上披著黑色袈裟。
“小僧見過兀卒。”
“大師怎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