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鬆手指右邊空地。
管營以為自己聽錯了,俘虜也以為自己聽錯了。
武鬆居然要從俘虜挑選人組建軍隊?
不怕背叛麼?
沒有人動,所有人麵麵相覷,以為武鬆在開玩笑。
“怎麼?都不願意?都想死在這裡?”
武鬆靜靜俯視底下的俘虜...
終於,有一個人走出來,站在了右邊的空地上。
兩個、三個、四個....最後有一千多人站在了右邊空地上。
武鬆讓他們列隊站好,然後一個一個挑選。
最後隻要了三百人。
“你們跟我走,其餘的回去。”
武鬆帶著挑選出的三百人離開俘虜營。
不是武鬆不想要更多,而是北宋對於武將的限製太多了。
北宋的將領可以有親兵,但這些親兵必須是朝廷指派的,相當於國家給的警衛隊。
武鬆挑選的這三百人,不能以親兵的名義,須找其他名頭。
走到騎兵校場,命令所有人就地站好。
武鬆掃視所有人,說道:
“從今日起,你們就是我親自指揮的馬軍。”
“你們的任務也很簡單,就是跟著我,我乾甚麼,你們就乾甚麼!”
武鬆說完,底下的俘虜都不說話。
他們跟著出來,是想出來吃飽飯。
在古代,吃飽飯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特彆是西夏乾旱少雨,糧食緊缺,在西夏的時候,他們就算是騎兵,也很難吃飽。
因為好的料要給戰馬吃,馬不吃好跑不動。
“給你們一刻鐘,分為三隊,每隊一百人,選出一個軍使。”
說完,武鬆就看著,什麼也不乾預。
在大宋的軍隊中,百人的隊伍,騎兵頭領稱為軍使、步兵頭領稱為都頭。
三百個俘虜開始商量,很快選出三個人來。
這三個原本就是鐵鷂子的軍官。
“叫甚麼名字?”
“俺叫白石子。”
“俺叫李成龍。”
“俺叫劉二。”
武鬆微微頷首道:
“從今日起,你們三人便是軍使,帶著你們手下。”
“你們隻聽從我和三娘的命令,其餘的話,一概不理會!”
三人好奇地看向扈三娘。
一般的女子長得都不高,但是扈三娘身高差不多兩米,外貌就能震懾他們。
“這是我的副將,也是我的義妹,喚作扈三娘。”
“以後由她親自統領你們,三娘就是你們的指揮使!”
三百騎兵同時看向扈三娘,扈三娘也看向眾人,說道:
“二郎是個大度的人,隻要一心跟著二郎,不會虧待你們。”
武鬆沒有再多說什麼,讓扈三娘拿飯菜過來。
扈三娘親自去廚房,很快抬了幾大筐饃饃過來,還有鹹菜。
“吃吧!”
扈三娘拍了拍手,三百人一起圍上來哄搶。
武鬆皺眉,罵道:
“你們三個軍使乾甚!管不住麼!”
白石子一巴掌扇在一個士兵臉上,罵道:
“列隊!”
李成龍、劉二同時嗬斥,三百人重新列隊。
武鬆和扈三娘分發饃饃,每人五個饃饃、一把鹹菜。
這夥食比在西夏軍營還要好。
吃完飯,所有人看起來有點懶洋洋的。
武鬆沒有讓他們立即訓練,就讓他們在營地休息。
扈三娘問道:
“二郎,讓他們白吃啊?”
“養著吧,他們如今心不定,等他們心定了再說。”
扈三娘也不多問,反正武鬆做什麼都可以,她都跟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