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子監博士,學識淵博,屬於清貴的讀書人。
這樣的人外放做官,一般都去富庶之地。
但胡瑗因為和武鬆交好,蔡京看胡瑗不順眼,把胡瑗外放到環州府擔任知州。
環州府西北方就是西夏,屬於邊關前線,隨時都要打仗。
再加上乾旱貧瘠,絕對不是好地方。
而且,這種貧瘠乾旱的地方最容易出盜匪。
環州府就出了一夥盜匪,經常打劫村鎮,甚至趁著大宋和西夏交戰,進攻環州城。
胡瑗親自率兵征剿,死傷頗多,卻未能見效。
不得已,胡瑗派人來請武鬆,希望能派人過去征剿,肅清匪患。
武鬆和胡瑗關係深厚,他派人過來求助,武鬆肯定會援手。
不過,讓武鬆決定親自走一趟,是因為這群馬賊很特殊。
他們之所以難以剿滅,是因為可以輕鬆穿梭於大宋和西夏。
大宋追剿的時候,他們逃到西夏。
反過來,西夏追剿的時候,他們就逃到大宋躲避。
西夏和大宋互為敵國,不可能合作剿匪。
所以,這群馬賊怎麼也鏟除不掉。
見武鬆要親自去,何運貞勸道:
“區區蟊賊,哥哥為何親自去?”
“哥哥如今是宣撫副使,幾十萬兵馬都由你指揮,不可輕易離去。”
“若是哥哥不在時,那阿惠突然來襲,我等隻恐不是敵手。”
武鬆笑道:
“前幾日打探的消息,西夏禦史中丞到了西壽保泰軍司,我估計李乾順要換帥了。”
“這個時候,西夏不會進攻。”
“我們也需要時日休整,待糧草軍備到了,再商議進攻之事。”
“胡博士是我老師,這夥馬賊也有特殊之處,我須走一趟,很快便回來。”
見武鬆已經決定,何運貞也不好勸阻。
不管怎麼說,武鬆是副將,他必須服從軍令。
安排信使吃飯,武鬆找到趙楷,說自己要去一趟環州府。
趙楷自然也不同意,說武鬆是主將,怎麼可以擅自離開。
武鬆說了自己的打算,趙楷聽完,隻能答應了。
武鬆到了校場,找到正在練兵的盧俊義,交代了幾句。
盧俊義倒是沒有反對,隻說武鬆小心,切莫殺入西夏境內。
武鬆又到了西夏兵所在的營地,扈三娘正在裡麵傳授刀法。
“你們所有人跟我走一趟。”
武鬆開口,扈三娘問道:
“二郎,我們去甚麼地方?”
“環州城,剿匪。”
“剿匪?甚麼厲害盜匪,須你親自去剿?”
“我老師在環州城任知州,派人來尋我。”
“哦...是他呀,我跟二郎同去。”
“你把二寶叫上,同我一起去。”
“好。”
扈三娘出去找李二寶。
白石子問道:
“武宣撫,我們一起去麼?”
“對,你們所有人跟我去,隻帶你們。”
聽說隻帶他們西夏兵,白石子頗為驚訝。
李成龍、六二同時拜道:
“願為大人赴湯蹈火。”
“每人兩匹馬,帶上糧食和水,刀槍弓弩,全部備好。”
武鬆吩咐,白石子三人下令全軍準備出發。
得知武鬆隻帶他們,眾人都很興奮。
這是對於他們的信任。
很快,扈三娘、李二寶過來,武鬆上馬,帶著西夏兵離開營地。
胡瑗派來的差役騎馬在前麵,武鬆帶著三百人在後麵緩緩往東邊進發。
天上日頭暴曬,扈三娘戴了一頂帷帽遮麵。
李二寶回頭看著西夏騎兵,問道:
“主人,給他們起個名字吧。”
白石子聽了,也說道:
“請主人為我們賜名。”
武鬆隨口說道:“就叫破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