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上,微臣請求統兵平定梁山賊寇。”
徽宗正心情好,說道:
“好,封你為招討使,兵馬你自調動便是。”
高俅馬上跟著說道:
“梁山賊寇殺我堂弟,微臣請求同往。”
高俅的算盤和童貫差不多。
眼看著武鬆戰功越來越多,自己不立戰功,恐怕以後會被武鬆壓下去。
而自己和武鬆是仇人,武鬆上位掌權,他必定會被針對。
所以,趁著現在,平定梁山賊寇,自己好立功。
徽宗點頭道:
“梁山賊寇殺了太尉堂弟,你去也好。”
“你二人須同心協力,共同平定梁山賊寇。”
高俅、童貫同時拜道:
“微臣領旨。”
蔡攸並未反對,因為武鬆已經立了足夠的功勞。
就算童貫、高俅立功,也不可能超越武鬆。
徽宗起身道:
“好了,散朝吧。”
百官散朝,蔡攸喜滋滋出了垂拱殿。
蔡京出了朝堂,滿麵憂愁。
回到家裡,三子蔡絛正與一個書生議論文章。
見蔡京歸來,書生起身行禮:
“小的秦檜,拜見太師。”
這書生不是彆人,正是千古第一奸臣秦檜。
這廝考中舉人後,到京師準備殿試,結識了蔡絛。
兩人臭味相投、一拍即合,時常一起議論文章,評論軍國大事。
秦檜看中蔡家的權勢,想依附蔡京。
但是蔡京這人自視甚高,除非進士出身,否則不會正眼瞧人。
“父親為何心情不好?”
蔡絛放下手中書卷,蔡京歎息道:
“武鬆那廝又立了軍功。”
蔡絛說道:
“我朝以文治國,他立軍功終究是武夫。”
蔡京坐下來,搖頭道:
“你不懂,我朝雖然以文製武,但若是軍功足夠,也是可以賜封的。”
“再則,武鬆那廝可不是武夫,彆忘了他的《傳習錄》《四書章句注解》。”
蔡絛不說話了。
秦檜站在旁邊,突然開口道:
“太師,小的聽聞他麾下的戰將,叫甚麼魯智深的,曾與林衝是朋友。”
“那林衝是梁山賊寇,他武鬆招攬賊人做將軍,居心叵測。”
“讓他統領兵馬,恐有謀逆!”
蔡京抬頭看向秦檜,第一次用正眼瞧他。
秦檜見蔡京來興趣了,繼續說道:
“軍國大事,自然須朝廷大員統領,武鬆那廝根底不乾淨。”
“小的以為,應當派遣老成持重的接替他兵權,急令武鬆回京!”
蔡京撚著胡須思索,眉頭皺成川字。
“即便那魯智深與林衝有瓜葛,朝廷已出了赦令,如何就能說武鬆謀逆?”
“此等大罪,你須有證據。”
秦檜嘴角微微勾起,說道:
“太師...謀逆大罪,何須證據?”
蔡京搖頭道:
“武鬆那廝得到了聖眷,聖上喜歡他。”
“那茂德帝姬,也對他傾心,若無證據,說不得他。”
秦檜冷冷笑道:
“太師,小的還是那句話,謀逆大罪,無須真憑實據,莫須有即可!”
嘶...
蔡京驚訝地看著秦檜,喃喃自語道:
“莫須有...”
過了許久,蔡京緩緩點頭道:
“也是一個計策。”
“你叫秦會之?”
秦檜見蔡京終於問他姓名,慌忙跪在地上磕頭拜道:
“小的秦檜,字會之,江寧人士。”
“好,我記住了,你便留在府裡吧。”
“小的謝太師恩典,小的願為太師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蔡京微微頷首,起身回了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