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遷給布雅送信後,布雅暗中給過武鬆幾次關鍵信息。
其中一次便是番僧天息災的事情。
布雅這個人可以拉攏,而武鬆也需要培植自己的勢力。
所以,武鬆才對布雅家人手下留情。
阿齊決心跟著投靠武鬆,問道:
“將軍要我做甚麼?”
“你家裡還有兄弟麼?”
“我還有兩個弟弟。”
“叫他們過來。”
阿齊讓家丁傳話,很快進來兩個年輕男子。
“這是我二弟勃玉、這是我三弟伊克。”
“這是大宋將軍武鬆。”
勃玉、伊克已經知道父親投靠的事情,馬上對著武鬆行禮:
“拜見宋國將軍。”
“免禮,坐。”
兩人在阿齊身邊坐下,武鬆說道:
“興慶府已經被我攻破,皇帝李乾順和皇族都殺了。”
“我現在封你們兄弟兩個為興慶府知州、兵馬都監,由你們掌控興慶府。”
兩人聽著一愣,勃玉擔憂道:
“謝將軍抬舉,但小的手裡無有兵馬,隻恐守不住。”
“我給你兩千兵馬,助你守住城池。”
“如此,小的遵命。”
武鬆又看向阿齊,說道:
“你父親還在靜塞軍司,你隨我去接應你父親。”
“遵命!”
“你速去與你母親道彆,馬上就走。”
“是。”
阿齊回到後院,見到唐氏,說了武鬆的吩咐。
唐氏聽了,長舒一口氣:
“我心中尚在疑慮,隻怕那武鬆誆我。”
“他帶你去靜塞軍司,要接應你父親,此事便是真的了。”
“你速去,我們全家老小,生死都在這裡了。”
阿齊點頭,回到前麵,牽了一匹馬,跟著武鬆出門。
正好孫二娘、張青兩人回來,武鬆吩咐道:
“哥哥、嫂嫂,我留下兩千騎兵與你們,替我守住興慶府。”
“這兩位是布雅的兒子勃玉、伊克,我許他們做興慶城知州、兵馬都監。”
“我便要趕回去,破了靜塞軍司的兵馬,勞煩哥哥嫂嫂替我守住這裡。”
孫二娘說道:
“二郎放心去,我們夫妻在這裡守著,無需憂慮。”
武鬆點了兩千騎兵給張青、孫二娘守城。
城內的西夏青壯男子都走了,剩下的一千守城士兵已經殺完。
官員府邸也有家丁,但是不多,因為征兵的時候,官員家裡的精壯家丁也被征調走了。
武鬆讓勃玉、伊克出榜安民,告訴百姓,大宋隻殺官員,不殺尋常百姓。
留下孫二娘、張青,武鬆帶著三千騎兵、四百破陣營,和楊誌、扈三娘火速離開興慶府,往靜塞軍司奔去。
武鬆走後,幾個人鬼鬼祟祟逃出興慶府,為首正是秦檜。
昨夜他摔傷,躲過一劫。
今日聽說武鬆殺入,他不敢和武鬆見麵,偷偷帶人逃出興慶府,急匆匆回汴梁。
“武鬆..你壞我好事,我與你不死不休。”
秦檜大罵武鬆,帶著人往回趕。
...
鎮西關。
外麵天色還未大亮,種師道的房門被敲響,外麵傳來鑼鼓聲。
“老將軍,鄆王叫您到議事廳議事。”
聽到聲音,種師道連忙起床披甲。
雖說朝廷有聖旨,說與西夏停戰。
但靜塞軍司的兵馬還在,隨時可能開戰,種師道睡覺隻脫鎧甲和鞋子,衣服從來不脫。
隨從拿來靴子穿好,種師道打開房門,外麵的軍隊正在調動,夥夫正忙著生火造飯。
種師道覺得奇怪,這樣子是要出兵進攻靜塞軍司?
為何先前沒有任何消息?
而且...武鬆的病沒好,這時候進兵是否太過草率?
還是說...武鬆的病好了?
可聖上有旨意,兩國休戰,不得動兵。
武鬆為何出兵?
鄆王也要違抗聖旨?